超赞景点>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旅游景点

南诏太和城遗址

南诏太和城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太和城遗址景点照片

南诏太和城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距大理古城南7.5公里,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南、北城墙相距约500米,城内立有著名的《南诏德化碑》 。太和城原为河蛮所建立的城邑。太和城是南诏前期的都城,山顶有金刚城,建有鹤顶寺,在洱海金梭岛上建有南诏避暑宫,可供考察、游览。

  南诏太和城遗址为研究南诏的形成、社会制度、云南各民族的关系、南与唐王朝和吐蕃王朝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碑阴题名41行,是研究南诏初期阶层的结构,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

  1961年3月4日南诏太和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太和城遗址历史起源

  唐开元25年公元737年,蒙舍诏皮罗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739年建都太和城至779年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太和城作为南诏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40年之久。今《南诏德化碑》尚存。元郭松年《大理行记》记太和城:周回十有余里。城废于明初。南诏德化碑立于赞普钟十五年即唐太历元年(公元766年),是南诏王阁罗风被迫叛唐投吐蕃以后,为说明阻绝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不得己叛唐而立的。碑文内容丰富,对南诏初期历史叙述极为详细,着重讲述了南诏和唐朝原的密切联系及双方交恶的经过,双方三次兵戎相见,最后南诏归吐蕃的过程。为研究南诏的形成、社会制度、云南各民族的关系、南与唐王朝和吐蕃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

  兴起于巍山的“哀牢夷”南诏在唐王朝支持下,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统一了其附近的五诏。同年唐玄宗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这标志着南诏国的建立。此前,洱海周围还有“河蛮”、“越析”等诸多部落,在洱海沿岸建筑了一些城邑,其中较大的一座便是太和城。南诏在统一五诏的前一年(公元737年)便兼征服“河蛮”,占据了太和城。

  公元739年,南诏国将都城从巍山迁到太和城。太和城的“和”,为夷语山坡之意,所以太和城的意思就是筑在山坡上的城。

南诏太和城遗址主要景点

南诏太和城遗址城墙

  现存苍山顶的金刚城及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多依山势用土夯筑而成,残存的北段城墙高出地面约3米,厚约5米。城址颇具规模,呈不规则三角形,遗址仅存两道夯土城墙,北城墙西从佛顶峰台坡向东北延伸至洱海之滨,长3225m;南城墙西从苍山五指峰麓向东延伸至洱滨村,长3350m。夯筑的残墙基宽4~5m,高2~4m,全城面积约3km2。位于佛顶峰上的佛顶寺,其周围地面高出寺内地面0.3m,房基厚近4m,为一面积近3600m2的土台,据传当年南诏国的避暑宫及金刚城即建于此。

  42个方形柱础用卵石铺垫平整该建筑基址平面形状略呈方形,由42个方形柱础组成,建筑面积约600平米,其功用性质尚无法判定。

  220米长防御石墙防御极为严密在方形建筑基址南侧约100米处,勘探发现一道宽大的石墙基。该墙基宽度大、延伸长,应为太和城外城内的另一道防御墙或隔墙,反映了太和城防御体系极为严密。

  部分支钉及窑壁残片为此处独有发现一座较为简易的房基,在周围区域勘探发现了部分支钉、窑壁残片等物,这些遗物在其他区域从未发现。综合以上因素考虑,该区域极有可能为作坊区。

  部分明清遗存及春秋战国时红衣陶发现了部分明清以来的遗存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红衣陶遗存,南诏时期遗存仅发现1座瓮棺葬及部分陶片瓦片等。

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

  历史背景

  南诏太和城立于太和城“国门”处的南诏德化碑。碑外这个唐代建筑风格的重檐亭子叫南诏碑亭,它是1983年为保护德化碑而修建的。亭内的这块巨大石碑就是德化碑,它是云南最大的唐碑。德化碑是南诏群众歌颂阁逻凤的文治武功的功德碑,碑文还着重表明南诏不得已而叛唐的曲衷。唐朝与南诏的两次战争,都发生在唐玄宗天保年间,史称“天宝战争”。应该说,战争的责任主要在唐朝;而唐军大败又说明南诏政权已成为一个不可小视的力量了。

  天宝战争,虽然南诏取胜,阁逻凤认为:“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这段“德化碑”里的话说明阁逻凤仍顾念南诏与唐朝的臣属关系。于是,他派人“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以存旧恩”。这就是在下关城区天宝街南侧的“大唐天宝战士冢”,也称万人冢“。

  天宝之战后,阁逻凤又统一了整个云南,南诏逐渐成为世人瞩目的政权。阁逻凤也成为雄才大略的一代南诏王。这时,他令人撰文,详述天宝战争的原因、经过,并着重言明不得已而叛唐的苦衷,将其刻制成巨碑,于公元766年立于王宫门外。他立此碑的目的何在?《新唐书?南诏传》记载他的一段话说得比较清楚:”我上世世奉中国,累封赏,后嗣容归之。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阁逻凤及其后继者异牟寻一直想改善与唐朝的关系。安史之乱后,唐朝也重新调整对南诏的政策。于是,到了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派使者崔佐时来大理,与南诏异牟寻会盟于点苍山下,叛唐43年的南诏又与唐重修旧好。次年唐德宗又派御史中丞袁滋前来南诏,重新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

  简介

  太和城遗址内有南诏德化碑,碑面正文原有3800余字,现只存256字。碑文主要记述了南诏政权建立初期的一系列重要史实,碑文相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撰,唐御史杜光庭书。文章婉转动人,辞藻华丽,书体遒劲秀拔。唐大历元年(766年),南诏王阁逻凤立此碑于太和城宫门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金石家王昶访获,嘉庆三年(1798年)李亨特就地建亭保护。此碑是研究南诏历史及其与唐朝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德化碑本身:高3.97米,宽2.46米,厚0.6米。正面碑文3800余字,为行书,由于沧桑变化和风雨剥蚀,现仅存256字。碑的背面有1300多字,正书,是南诏清平官、大将军等职衔和姓名等。碑文为南诏清平宫(宰相)郑回所撰,唐流寓使杜光庭书丹。郑回在后来异牟寻重归于唐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他撰此碑文深含情感,又准确地体现了阁逻凤的意图,碑文文辞典雅,结构严谨,婉转曲折,骈散交替,警句叠出,实为一上乘佳作。总的说来,德化碑对研究唐朝、吐蕃历史及其相互关系,有着极高的价值,在很多方面,弥补了新旧《唐书》之不足。碑亭四周有几副对联,是评价德化碑的。

  文化价值

  碑文相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撰,唐御史杜光庭书。文章婉转动人,词藻华丽。书体在行楷之间,遒劲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的笔意。唐大历元年(766年),南诏王阁逻凤立此碑于太和城宫门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金石家王昶访获,嘉庆三年(1798年)李亨特就地建亭保护。此碑是研究南诏历史及其与唐朝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南诏太和城遗址旅游指南

  住宿:没必要在此居住,可作为参加大理的一个活动。可在大理住,推荐MCA和四季客栈,因为具有国际青年旅馆的特点和价格。

  饮食:本地最为著名的就是“三道茶”了,也称回味茶。另有洱源扇也可一尝。

  购物:有服装、各式挂包、壁挂等。用蜡染布制作的服装多次荣获轻工部全国优秀旅游产品奖、中国文化时装优秀奖和省优秀民族产品奖。

南诏太和城遗址其他介绍

  南诏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七里桥乡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距大理古城南7.5公里,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古城西起佛顶峰,以南延伸至洱滨村,长3350米,以北延伸至洱海岸边,长3225米,全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

  太和城原为河蛮(白族的先民)所建立的城邑。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沼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攻占太和城。次年(公元738年)以太和城为都城建立南诏政权,直到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止,历时42年,太和城是南诏前期的都城。山顶有金刚城,建有鹤顶寺,在洱海金梭岛上建有南诏避暑宫,城内立有著名的南诏德化碑,可供考察、游览。

  太和城一直到明朝后才逐渐荒废,现在保留着一些断壁残垣。现存苍山顶的金刚城及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多依山势用土夯筑而成,残存的北段城墙高出地面约3米,厚约5米。

  太和城遗址是云南悠久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云南与中原交流往来的重要见证。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以南7公里的太和村西苍山佛顶峰麓

  类型:古迹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门市价:10.0元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南诏太和城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南诏太和城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