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塔旅游景点介绍
千寻塔位于云南大理县城西北崇圣寺内,是崇圣寺三塔中最大的一座,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和塔身。塔身16层,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
千寻塔历史沿革
虽然千寻塔的始建年代记载不一,大体上有:①唐贞观(627至649年)尉迟敬德造;②唐开元元年(713)恭韬、徽义造;③南诏王劝丰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唐太和七年至开成五年,833至840)圣僧李贤者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启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至848)博士徐正等造。但根据中国内地同类古塔的建筑年代,云南应稍晚,再与原崇圣寺和中塔内的有关文物及记载相参证,千寻塔似应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824至859年在位)最为可能。
千寻塔在崇圣寺三塔中最先建造,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建造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千寻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在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
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
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
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
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78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千寻塔其他介绍
崇圣寺三塔中,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
千寻塔始建于南诏劝丰祐时期(公元824年-859年)。塔高69.13米,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下有三层台基,下层长50米,宽(东、西)30米,高4米;中层方30米,高1.2米,四面有栏杆;上层砖砌须弥座,方20米,高2米。
塔身方10米,四壁厚3.3米,中空3.3米,内空成井筒状。
自底层至14层,用48×24×5厘米条砖丁顺平铺砌筑,外层比内层高12厘米;14以上为实心,中安刹轴。
塔身除下层高13.45米外,往上各层高度逐步降低,宽度也逐渐收缩;每层间用砖12-14层叠涩砌出塔檐,檐宽1.2米,其外形成流线形。
各层塔身四面逐级交错砌出位置相对的券洞二孔,浅佛龛两侧砌出亭阁式塔,中有大理石梵文注碑,各龛放置石雕佛、菩萨像,现存在19躯。
塔顶盖有直径2.28米的覆釜,有八角形0纹饰,釜以上有仰莲、相轮、双圆珠宝盖及火焰珠组成的塔刹。
塔刹1952年地震时被毁。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千寻塔”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