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旅游景点

鼓山书院

鼓山书院属于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鼓山书院景点照片

鼓山书院旅游景点介绍

石鼓书院

  鼓山书院,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鼓山东南坡,北倚鼓山,西峙磕山,系明、清时期的书院,坐落于新昌县城西隅的鼓山西南坡,是新昌乃至绍兴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是江南形制布局较为规整的书院,原占地面积有5328平方米。

  2006年,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鼓山书院历史沿革

  据现存的明、清碑记和旧《新昌县志》记载,鼓山书院的前身,为宋·嘉佑初(1056)的石鼓书堂,“旧为石亚之读书之处。”石亚子(1018—?),乃创建石溪义塾的石待旦次子。字潜夫,别号少庵,又号石鼓主人。宋·景佑元年(1034)进士,时年方十七,丰神俊秀。宋神宗爱其才貌,欲选为驸马。亚子辞曰:“家已议鲍氏,王姬非敢偶。”帝不强之。仕至太常博士。年三十九,即弃官归隐,读书于鼓山,并捐田立观宇。宋·景佑三年(1036)朝散大夫韦骧作的《石鼓主人记》载:“佳山秀水之盘旋,中建一室以为栖息藏修之所者也。石公耕石溪之田以为食,汲石鼓之水以为饮,樵石鼓之木以为炊,蚕石鼓之桑以为衣,群石鼓之麋鹿以为友……”宋末及元代,石鼓书堂后续记载极少。抗日战争期间,陈石民先生曾借鼓山书院办农桑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鼓山书院曾作为新昌简师校舍;建国后西岭乡政府曾作为驻地,对于保护鼓山书院功不可没;文革期间,新昌县革委会曾把鼓山书院划拨给同在西隅的新昌水泥厂作职工宿舍;1995年8月,县府发文把鼓山书院收回国有,拨款25万元给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修葺鼓山书院作石城中学办学之处。

鼓山书院修建历史

  鼓山书院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又作大修。据《吕氏宗谱》载,县令侯琫森,每月去书院课士,“周视院舍,颓坏殊甚,徐而察之,非独榱题瓴甓年久失修,亦且山岚之气,蒸为白蚁,蚁善蚀木。数岁不治,则一柱之朽,全厦为倾。因而谋之院董,陈恭人之曾玄孙辈吕茹藻、茹藩、邦钧等,皆应诺重修。于是不多时,所修之木材运到现场,不一年修成。”院舍再度美轮美奂。吕氏又捐田8亩助学。有清一代,对修建鼓山书院贡献最大的是吕氏家族。建国后尚存的书院建筑,当是光绪时大修,历经民国失修的建筑遗存。

  抗日战争期间,陈石民先生曾借鼓山书院办农桑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鼓山书院曾作为新昌简师校舍;建国后西岭乡政府曾作为驻地,对于保护鼓山书院功不可没;文革期间,新昌县革委会曾把鼓山书院划拨给同在西隅的新昌水泥厂作职工宿舍;1995年8月,县府发文把鼓山书院收回国有,拨款25万元给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修葺鼓山书院作石城中学办学之处。

  今鼓山书院内原地尚保存有1995年大修时出土的明·嘉靖甲午年(1534)绍兴知府洪珠撰文的《鼓山书院碑》一方、明柏一株。另在千佛岩下的城隍庙碑廊内保存有早年征集来的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的《重建鼓山书院碑》一方。

  “书院肇始于唐,盛于两宋,它是一种颇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机构。一方面在私塾、义学、家塾等初级教育基础上深造士子,另一方面也是传承和发展学术文化的研究机构。一般来说,书院由官府统一规定招收生徒名额,生徒分正课、附课、随课三个等级。正课生徒每月膏火费三两银子,附课生徒一两,随课生徒无膏火费。每月进行官课、院课两种校课。课考评分按名次排列,可升降原有等级。鼓山书院办学数百年间,大致上也按此制度办。院请著名学者、博通之士执掌教席,地方官也常亲临讲堂。”(见陈百刚、陈新宇《鼓山历史文脉简说·明清至民国的鼓山书院》)旧志称,鼓山书院“尝延程夫子明道(颢)讲学于此。”后与理学家朱熹友善的“石子重(塾)晚年亦讲学于此,著《中庸集注》,朱熹尝采其说。”清·乾隆年间,书院聘会稽茹芬(后中状元)长院。书院肄业诸生,探究理学,取科第达官者众。如东街横铺石板陈家一门才俊大都从鼓山书院培育成才……连天台著名学者齐召南也和鼓山书院有不解之缘。乾隆十七年(1752)礼部侍郎天台齐召南为鼓山道观作《重修鼓山观碑记》,其中有“书院石坊峙道左,院与观犬牙相错,唇齿相依,观兴则书院亦兴”。

  鼓山书院建筑,小青瓦屋面,风火墙风格,梁架穿斗式,硬山造。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布局上,采用中国传统的棋盘式格局,在满足书院教育功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书院建筑的稳重对称。

鼓山书院建筑特点

  虽然说,“鼓山书院”四字最早见诸石亚子墓志铭中的“鼓山书院乃石城公待旦集贤开讲之所”,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鼓山书院正式见诸可靠文字记载的,为明·嘉靖十三年书院落成,状元出身的知府洪珠所撰的《鼓山书院碑》记。其中云:“乃寻鼓山旧址,得地直可十八丈,横如其数(约为3600平方米),中设石塾神位。前四楹为台门。南临大路,建绰楔(即牌坊)以树风声。山田地共28亩,咸畀先生裔孙(石家子孙)克刚岁供祀事。堂中屹势尊,宅安境静,泉石幽响,前人讲学声韵,若可听闻。”作碑记的知府洪珠,后官至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鼓山书院何以“中设石墪神位?”石墪(1128-1182)邑人,宋一代理学大儒,绍兴十八年进士,先后任武进县令、尤溪县令、知南康军,均有政绩。他与朱熹三仕同官,交往密切。石墪天资高迈,探究理学,尽得精奥。一生著作甚丰,有文集数十卷,对《中庸》、《大学》、《周易》等儒家经典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尤以《中庸集解》一书广为刊刻发行,全国著名书院列为重要教材。

  据南明书院三碑(乾隆十八年的《新昌县南明书院碑》、嘉庆十年的《建南明书院碑》、南明书院《田亩碑》)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新昌城隍庙修缮后尚有余金,知县曹鎜在城隍庙一墙之隔处,动建南明书院,六十六年后,至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因“南明书院地势卑隘,又压以谯楼……议迁鼓山重建。”(见《吕氏宗谱》)。清·嘉庆二十三年《重建鼓山书院碑》记载,知县凃日曜称“余每于视事之暇,课诸南明书院,院逼西城,盖前令曹公自乾隆中创也,其地湫隘嚣尘,……肄业者日众,院舍不能容,余欲因先哲遗址重建山中,以为挹名山之秀……”“余自承乏兹土,以岁时遍谒乡先生,登山四顾,惟荒祠两楹,残碑孑立榛莽中,隐约见遗址,而破瓦颓垣,已无复存者,盖院之废久矣。”知县凃日曜自捐官俸,石氏捐地址,时有乡绅陈氏恭人(中宪大夫吕周绪之妻、大夫吕保之母)“令其孙乔柯、乔荫投状愿独建”。据《吕氏宗谱》载:“费万有余金”。“遂凿山拓基,宏其规制,经始乙亥冬(1815),越丙子(1816)秋告蒇。前立讲堂,后设立先生(指石塾)座,旁列学舍(据载50余间),灿烂炳焕,辉映云山,盖前此所未睹也。”书院告竣后,吕氏又“捐田三十亩为修葺费。”

鼓山书院建筑布局

  今存书院东侧部分建筑,约有1200平方米左右,院门以内,总体布局为纵轴线上三进,横轴线上三进。纵轴线上由南向北有前厅、讲堂、藏书楼,逐进递升;两侧为学舍。前厅一层三间,明间作通道;讲堂、藏书楼、学舍均为两层楼房。院落曲房别院,纵横有序;以天井相隔,用作采光排水;房舍间以廊互连,结构紧凑联系方便。东侧书房建筑部分,虽经1995年落架大修,仍保持了旧制原貌。

  书院西侧部分建筑,建国后直至“文革”时尚存,然而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已成危房,被水泥厂作职工宿舍时拆毁一部分,后石城中学在此又建起了极不协调的钢筋水泥教学大楼。

鼓山书院其他介绍

  鼓山书院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年代为清。

  鼓山书院,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鼓山东南坡,北倚鼓山,西峙磕山,系明、清时期的书院,坐落于新昌县城西隅的鼓山西南坡,是新昌乃至绍兴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是江南形制布局较为规整的书院,原占地面积有5328平方米。

  今存书院东侧部分建筑,约有1200平方米左右,院门以内,总体布局为纵轴线上三进,横轴线上三进。纵轴线上由南向北有前厅、讲堂、藏书楼,逐进递升;两侧为学舍。前厅一层三间,明间作通道;讲堂、藏书楼、学舍均为两层楼房。院落曲房别院,纵横有序;以天井相隔,用作采光排水;房舍间以廊互连,结构紧凑联系方便。东侧书房建筑部分,虽经1995年落架大修,仍保持了旧制原貌。

  书院西侧部分建筑,建国后直至“文革”时尚存,然而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已成危房,被水泥厂作职工宿舍时拆毁一部分,后石城中学在此又建起了极不协调的钢筋水泥教学大楼。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鼓山书院”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七星街道——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街道七星街道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在2006年9月份乡镇区划调整中由原城关镇的西郊、西岭两片和凤山、七星两个居委会合并而成,地处新昌版图西北角,东临南明街道,南濒城南乡,西靠梅渚镇,北联嵊州市,区域面积52.5平方公里。新昌江横贯境内,104国道、上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内设5个办公室,机关干部75名(其中行政编制47名,事业编制28名),辖33个行政村,2个社区,常住人口38894人(其中非农人…七星街道详细介绍

我要对“鼓山书院”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