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村旅游景点介绍
石潭村,别名石溪、石川,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霞坑镇下辖行政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霞坑镇东、昌溪乡北,村域面积0.2平方千米。
古石潭人善于经商,造就了发达的商业,村中店铺林立,是旌德、歙县徽商从水路经新安江往杭州的重要通道。石潭村中民宅抱华源河而筑,依后山而居,以天然的河流为脉、交错的街巷为络,以小巧自由布局的徽州建筑院落为肌,村中有古祠堂、古水口、古庙、古桥、古埠头等,特别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叙伦堂,有房梁100根,号称“百梁厅”。
2014年11月17日,石潭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石潭村村落历史
宋建炎年间(1137年),石潭始祖吴启公长子吴唯迁居到石潭村。
民国时期,设石潭乡,管辖“上四保”和“下六保”。
1949年,设石潭小区。
1953年,石潭村划建石潭乡。
1956年,建立石潭高级社(所在地)。
1957年,石潭村隶属霞坑乡。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石潭村隶属霞坑公社、设石潭管理区。
1962年,石潭村划建石潭公社。
1983年,行政改制后,称石潭乡。
1992年,撤区并乡,石潭村并入霞坑乡,置石潭行政村。
石潭村
石潭村历史文化
人名
简介
吴唯
泰伯七十七世孙,字文海,吴启次子,生于哲元祐七年(1093年),卒于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寿七十有三,葬石潭溪西师姑寮狮形,谓之金狮墓,又名养珠形,戌山辰向。是为始迁石潭之祖也,生一子曰:林。
吴林
泰伯七十八世孙,字元善,行十六,唯子,随父迁居石潭,生于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2年),寿四十有八葬本都六保派田之西土名大墓亥山巳向,生一子:宗成。
吴应元
泰伯八十一世孙,字季微,一作季徵,行一,琼长子,诸弟先卒,抚诸从子,不异己出。生于南宋孝湻熙元年(1174年),卒于理宗宝祐元年寿八十,葬本邑西乡二十四都黄罗源后方癸山丁向;是为文支叙伦堂始祖,生三子:淑、渊、沂。
吴应韶
泰伯八十一世孙,字季仪,行七,琼次子生于南宋孝宗湻熙十一年(1185年)甲辰六月卒于理宗嘉熙元年丁酉妻方氏生三子:泾、泽、潜。迁北京河西务。北京河西务今为天津市,曾为京、津、唐重镇,是元明清三朝京城驻军重镇,清未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谈判之地,元明之后石潭吴氏宗族多有迁往该地后裔。
吴应熊
泰伯八十一世孙,字季飞,行十二,琼三子生于南宋孝湻熙十六年(1179年)卒于宗嘉定十五年娶何氏生一子:洪。
吴应龙
泰伯八十一世孙,字季从,行十六,琼四子生于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卒于理宗嘉熙二年,生二子:涛、浩。
吴申
涛子大辉为石潭春辉堂之祖,历史上人才辈出,明洪武元年,被敕封“名贤”的吴申。
吴国玺
清康熙年间、吴国玺,赐进士出身,授奉政大夫。
吴召烈
清康熙癸亥科入清丁卯科举人,戊辰科进士。
吴茂
字畏知、清封奉政大夫。
吴国彬
国彬名文彬,号文卿,清例奉直大夫等。
吴子平
民国初年,巨商吴子平在苏州上塘街经营茶叶店铺、生意兴隆,远销福建、广东、盈利不菲,时人号称“百万富翁”。
吴金水
民国年间,砖匠吴金水,雕工水平高,又擅长画技、在绩溪、歙县南乡一带享有盛名。
节庆活动
1、正月初一,春节,循旧制往来贺年。
2、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名上元节,为祀主坛越国汪公显二神之辰,旧例按份轮转,宰肥猪献祭。夜里在天井中竖立一根长木杆,长二丈余,杆上端系上一支竹棍并套上一块横竹片,竹片两端分别系上硝筒,板端也系上一个,三个硝筒呈十字形,都有硝线,硝线沾上硝磺,与地面垂直。然后用炮竹沾上硝线引燃炮筒,硝花四射,横着的竹片火速旋转像极了火树。因其滑动故名扒枑,相传谓制太平山之火象也,自十五日至十八日止,同日恭迎灶君。
3、二月二,土地生辰,拈香恭迎。
4、清明节,扫墓祭祀,农家以粿祭山神,谓之安豆苗。
5、五月初五,名天中节,以艾叶插门。
6、五月十三,关帝诞辰,较天中节为重,家家户户蒸发酵米粉米糕以供,相传关帝薨于东吴,殁后有三千年大运,故尊敬。
7、七月十五,俗称中元节,各家以南瓜蒸豆虫、豆刀煎莱以祀祖先。
8、八月十五,中秋节,晚间以瓜果素食等献于天井中,俗名献月光神,童儿编稻草为巨辫,夜中游击街道其声音,相传谓明灭元杀蒙古鞑之纪念。
9、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祀三官,农家多以粉粿祀山神。
10、十一月,冬至,祀祖先。
11、腊月二十四,糊米粉为米团或为金条式或元宝形以送灶君。
12、腊月三十,除夕,日间悬太公容象,晚间焚香燃炮以造春神,俗称接天地。
祭祀崇礼
1、三月三,为北极大帝生辰,家家户户至真武殿拈香。
2、九月九,重阳节,真武殿香会。
3、闰月之年,每逢二月间未日,大举善会,纸糊龙舟,以乘瘟部诸神供五帝,恭迎太子观音。期前三日斋戒,禁杀生,意甚虔诚,届期香烟持盛,四方遥远来集者,亦复不少,计五日,夜斋场,道人为之而以太子尊神场镇压日换衣数起,或坐装、或立而武装,种种形成如戏装焉。相传演安禄功作乱事,太子尊神能镇诸邪,故尊敬之。其未日即巳卯日开五色旗,即五隅五帝之旌帜也,古有五隅之阵,今道人扮安禄山,假演拒敌,李郭偷袭五方阵,卒被俘,即宰羊,孟以开河道,戮豕迎以展旌旗,羊即杨妃,豕即安禄山,此摩做之意也,五旗者青旗属思善,白旗属至善,黑旗属坚善,皆春晖祠所辖也,红旗属立善,黄旗属叙伦祠,因善会而分。
婚丧嫁娶
石潭村徽州传统婚嫁习俗,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
石潭村在历史上是以吴氏宗族关系为纽带,经过八百余年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一直保留一姓一村,历史上人口最多时号称千灶万丁,近千年历史的吴氏宗谱,保存完好。
石潭村村落特色
石潭村靠山临水,山川秀丽,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融为一体。村落选址时以华源河为骨架,沿河两岸建造屋舍。
“水”是生命之源,濒水而居是村舍建设的铁律;“便”也是选择宜居之地的重要条件,即要便于汲水,便于外出走动,便于劳作等;“聚”乃人性使然。尽管石潭村落的形成没有事先统一规划,千百年来各姓族的自然发展融合仍然显现着这些可循的“序规”。
石潭村
石潭村布局颇具特色,村中河流称华源河,华源河东西两侧民宅依河而建,并有古埠头深入河旁,村内青石铺路,小桥横卧河上,连接东西人家,使人感觉身处山村,却又似在水乡。村东一条小溪,从山谷流出横穿村东,由村中出,汇入华源河,给村民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一个天然的护村网络。
石潭村利用自身的自然环境抱河(华源河)而筑,依山(后山)而居,形如燕窝;以天然的河流为脉、交错的街巷为络,以小巧自由布局的徽州建筑院落为肌,四面拱围,环绕周密。村中楼房高阁,街巷格式十八街,村边四个古埠头,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石潭村村内的“大圣岭”为蛇形,为了防止“蛇”伤“燕”(石潭村为燕窝形),古人在大圣岭修了百步石阶。阶外沿立三十三根石柱和三十二块石板为栏,全长三十余米,形如“蜈蚣”,寓“蜈蚣叮蛇”之意,以保村庄安乐无灾。这就是最具盛名的“百步阶”。
石潭村主要景点
景点
简介
图片
五间厅
又名“时乎第”,系清侯补道台、中宪大夫府第。建于清康熙年间,坐南朝北,倒朝堂,照壁、门楼、马头墙浑然一体。内部一屋双脊,上下对堂,双边楼梯,回廊贯通。两株南天竺,高丈余,扎根于山石缝中。其主吴有胥及其子孙治枝、治洲乐善好施,清乾隆年间闹饥荒,捐资赈灾,德高望重。
春晖堂
又名“上门祠堂”,首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后因遭火灾被焚,于清嘉庆年间(1802年)重修。建筑面积为春晖堂720平方米,立面为三间三进,梁柱结构高大秀颀,后进护栏均用石料。祠前即紫荆堂(显音公支厅),其明堂内长年积水不腐,故又名“活水明堂”。
太平桥
三孔石拱桥,建于明末,后毁;民国初年重建,桥身长50米,高16.7米,宽6.7米。
吴启墓
石潭村先祖吴启公与其妻方氏(歙南潘溪人)同葬在歙县南宫头,土名项家山。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修杭徽公路,移穴至石潭村前头山西师姑寮狮形吴唯公墓之上。
古埠头
石潭有四个古埠头,分布在华源河两岸,承载着村民贸易往来。
叙伦堂
始建于明嘉靖甲寅年(1554年),完工于明隆庆丁卯年(1567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为旧时大姓-吴氏之宗祠。正门临街,五楹三进,其中中进高大宽敞,12根两人合抱粗的木柱呈棋盘形伫立其间,尤其是顶端建筑,有大梁小梁100根,又名”百梁厅”。
石潭村地理环境
石潭村位于霞坑镇东、昌溪乡北,毗邻湖山、联丰、棋山、村头、三联等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118°53′、北纬29°30′—30°7′,村域面积0.2平方千米。
石潭村
石潭村背靠后山,望前头山,南依柳亭山,华源河绕村而过,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122—200米。
石潭村所在地区属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
石潭村整个村庄临河,村中河流称华源河,村东一条小溪,从山谷流出横穿村东,汇入华源河。
石潭村动物主要有野猪、獐子、豺、豪猪等;植物主要有珠栗、核桃、野生密核桃、野竹笋、甲根、蕨枝和蕨根等。
石潭村荣誉称号
2014年11月17日,石潭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石潭村是2019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
2019年12月31日,石潭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2020年2月27日,石潭村被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2019年安徽省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石潭村其他介绍
石潭位于安徽省歙县霞坑镇,紧临浙江省临安市、淳安县千岛湖石潭村是所谓的徽州旅游圈的一个另类,尽管在地理和行政范畴上,它的确属于古徽州。不过绝大多数游客不会留意这个在地图上都相当难找的地名,自然也不会出现在旅行社的线路目录或导游词里。事实上,“石潭”在摄影圈里几乎是如雷贯耳,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有n多摄影人如候鸟般如期而至,赴一场云海和花海的视觉大餐。
春季的石潭属于油菜花、桃花和梨花。山坡上,山谷里,古宅旁,处处是色块、线条。金黄色的油菜花是这个调色盘中的主色调。一夜春雨过后的清晨,太阳还没露脸,云海就汹涌而至,山顶上的古村落在云涛中若隐若现,真一个天上人间!深秋的11月,爬上山头,你唯一需要做的是深呼吸,像一条搁浅在沙滩上的鱼儿一样,狠狠地呼吸……山风里游离着淡淡的菊花香,从脚下到远近的山头上都是一片片雪白的菊花田,这个时候就到了贡菊采摘的季节,整个山头就是一片菊海,远远望去,竟如白雪皑皑,颇为壮观。没错,这些并不险峻的山头,这些散落在山谷中的小山村就是徽州贡菊的原产地。事实上,早在宋代,这里的空气中就开始渗透着菊花的香气。直至清光绪年间,京城红眼病流行,徽州知府将金竹岭村的菊花连夜送到北京,治愈了很多老百姓的眼疾。皇帝御批,年年进贡,从此,徽菊被冠以“贡”字,小山村里的菊花名扬天下。山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贡菊,种菊、养蚕、制茶是村民们的三大收入来源,而贡菊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石潭村”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