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旅游景点-P35
清真女寺,简称女寺,单独为女性穆斯林提供礼拜的场所。清真女寺在宣武区寿刘胡同39号。因牛街聚居的清真教胞,多经营小商,居室狭小,男人有礼拜寺沐浴礼拜,一般妇女沐浴困难。由阂德仁发起,马志清捐献寿刘胡同空地1块,水井1眼,购料施工,于民国11年完成。为西城区(原宣武…详情 ▷
会贤堂旧址在西城区什刹海前海北沿19号。是北京八大堂之一,原是清光绪时礼部侍郎斌儒的私第。旧址占地近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平方米。前部改建成重楼。原有戏台、瓦房、平房1余间。二楼有栏杆可凭望什刹海。大门的马头墙上挂有“会贤堂饭庄”的铜牌,大门的门簪“群贤毕至”四…详情 ▷
祠坐北朝南。山门一间,歇山调大脊筒瓦顶,石券门,棋盘大门两扇。前殿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配房东西各三间,硬山调瓦顶。后楼面阔三间,二层楼前出轩,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出轩部分为悬山箍头脊四檩卷棚,配殿东西各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匾曰“潮音普觉”,“功兼利济”。…详情 ▷
泾县会馆旧址在米市胡同64号。曾是1918年12月创办政治周刊《每周评论》的编辑部所在地。由李大钊、任编辑,张申府、胡适、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等经常为该刊撰稿。…详情 ▷
小龙华寺在西城区什刹海后海北沿23号。建于明,清道光年间曾改名心华寺,为拈花寺的下院。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耳房、东西配殿。后殿是保存较完整的小型寺庙。…详情 ▷
清真永寿寺在西城区三里河中巷2、3号。明万历三十三年(165)始建,天启四年(1624)重修。重修碑为进士石三畏撰文。寺之旧址名“翁僧荒堂”。寺门一间,石门额“清真礼拜永寿寺”。入大门后左为水房名“规洁室”。右为望月楼,二层,上有横匾曰“唤醒楼”。往西,南为讲堂,…详情 ▷
清真普寿寺在西城区锦什坊街63号。始建年代不详。原占地4平方米。清真寺大殿中的圣龛背向“麦加”,因麦加在中国西部,所以清真寺大殿都坐西朝东。大门三座,歇山顶,石砌。门额“效赐普寿寺”。两旁有门各一。二道门为垂花门。拆二门影壁时发现有“望月楼”石刻匾,两旁刻有“崇祯…详情 ▷
砖塔胡同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位于西四牌楼附近,砖塔胡同这一名称,来自于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砖古塔,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塔的精确塔龄已不可考,但根据史料推断…详情 ▷
位于扬威胡同9号,宣武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南北2~32米,东西57米。建筑采用北京传统风格,门、殿均坐西朝东,临街三座门,砖砌门楼,硬山顶,绿琉璃脊、兽,灰筒瓦。建筑外观比较简单,内部因改造较多,原有装饰均无存,难以反映伊斯兰建筑特色。…详情 ▷
火神庙,即“敕建火德真君庙”,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什刹海旁。该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至今已有13多年的历史。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明代万历年间,因宫廷连年发生火灾,于是下令扩建火神庙,并赐琉璃碧瓦以压火。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详情 ▷
北师大附小旧址位于南新华街15号,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近代建筑,原范围不清,该校原为191年建立的“五城中学堂”,198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后改为京师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现存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丁字楼、图书馆、二座办公室和二座宿舍楼。丁…详情 ▷
北京旧城广安门外天宁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八世纪中),名天王寺。辽天庆九年至十年(公元1119112年),于寺内建舍利塔。金末寺毁而塔独存。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重建,更名天宁寺,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又更名广善戒坛,嗣后又复今名。明末寺再毁,清乾隆…详情 ▷
南横西街为唐幽州旧街,北侧有悯忠寺故址。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自幽州征高丽,不克而返。武则天追感先帝之志,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择地迎春门内建悯忠寺,荐福亡殁将士。安禄山、史思明增东西二塔。武宗会昌灭法,幽燕八州惟存此寺。僖宗中和二年(883年),寺毁…详情 ▷
199年西厢工程发现了中都宫城前朝重要建筑大安殿遗址大安殿是金举行庆典,接受朝贺的地方。23年北京纪念建都85周年,在大安殿遗址上修筑北京建都纪念阙昭示后人。纪念阙主体结构为青铜材质,遍布斑驳的铜锈,透着历史的沧桑感。宣武区文委主任许立仁告诉记者,阙是古代宫殿、祠…详情 ▷
北海公园白塔:位于北海琼华岛之巅。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白塔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台台基,塔座为折角式须弥座,其上承托覆钵式塔身,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门内刻有藏文咒语。塔身上部为细长的十三天,再上为两层铜质伞盖,边缘悬铜钟14个,…详情 ▷
目的地介绍隆长寺在西四北三条胡同3号。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建,原为汉经厂外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一间,石门额“圣祚隆长寺”。天王殿3间,钟鼓楼;大千佛殿3间;后殿五间及配殿和僧房。天王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和韦陀;大千佛…详情 ▷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寿,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详情 ▷
目的地介绍龚自珍故居在西城区手帕胡同21号。龚自珍在京住地之一。故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另有东西跨院。前院有北房3间,两侧耳房各两间,东西厅房各3间。院内当年曾有道光御笔“福”字匾及“耕读堂”匠。故居基本保持原状。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详情 ▷
目的地介绍祖大寿祠在西城区富国街(旧名祖家街)3号。祖大寿,辽东人,降清明将,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此处原为祖大寿住宅,后改建为祠。清雍正八年(173)在此设八旗官学,正黄旗官学,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后改设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祠坐北朝南,门外有…详情 ▷
目的地介绍升平署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道光七年(1827),将十番学并入中和乐内,增设档案房,改南府为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直…详情 ▷
目的地介绍都城隍庙大殿在西城区成方街33号。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供奉都城的城隍神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灵应庙,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以后又多次重修、重建。都城隍庙市曾是北京市著名庙会之…详情 ▷
目的地介绍崇效寺藏经阁位于白广路西祟效胡同内。唐贞观元年始建,明天顺年间重修,嘉靖时于寺中建藏经阁。崇效寺更以育花著称。清初枣花出名,中叶以丁香后来又育牡丹,以墨牡丹闻名。现仅存一座明代建二层带楼廊的藏经阁。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详情 ▷
目的地介绍杨椒山祠在宣武区达智桥胡同12号。是明代杨继盛的故居。词内有谏草亭,杨两次批评朝政的谏言草稿,都刻在亭内石碑上。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进士。他在做兵部员外郎时,因写了《请罢马市疏》,受贬职处分,后再被起用,到职不…详情 ▷
目的地介绍圣安寺遗址位于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金天会年间(1123一1135)始建。传说是金代帝后为佛觉、晦堂二大师营建。因寺院建于中都城内的柳湖村旁,寺外有湖,岸边垂柳,俗称柳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修并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重新修葺,恢…详情 ▷
目的地介绍南海会馆旧址位于米市胡同43号。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都曾住在这里。康有为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间院子里。因当年有七棵树,所以又叫七树堂,七树堂西房3间为卧室,北房4间为书房,其中有…详情 ▷
目的地介绍开设在东琉璃厂路北的虹光阁古玩字画店,开业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是由河北武邑县人杜英魁(字华亭)开办的。现在,该店是以经营历代金石陶瓷、字画碑贴为主,是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选定的“定点商店”。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绘画。在世界…详情 ▷
目的地介绍宝应寺在宣武区登莱胡同29号。相传是唐代建制的古刹。原有明万历中编修顾秉谦重修宝应寺碑及万历三十二年铜钟1口。寺旁有明司礼监王安墓。清末改为山东登莱义园。现四大殿及偏院仍在,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