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旅游景点-P81
土山五大古庙之首,是江苏省最大的关帝庙,始建于明朝中期的146年,至今五百四十余年,历经崇贞、雍正、道光、民国四次大修,这次在邳州市委、土山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于25年五月动修复,按照原址原貌和修旧如旧的原则,由徐州古建园林工程队作了全面修复,恢复原庙址二十二亩…详情 ▷
韩信城东南不远处有韩母墓(又称青水墩)。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写道:“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太史公当年游历中国时,曾亲赴淮阴,凭吊了韩母墓,考察了韩信少年落魄时的情景,所以他能把韩信的…详情 ▷
慈云禅寺位于清江大闸南侧,原名“慈云庵”,是江淮地区著名的寺庙,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秋,被顺治皇帝敕封为“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的玉琳法师南游到清江浦的“慈云庵”,八月十日趺坐而逝。康熙颁诏厚葬,重修“慈云庵”并建“法王塔”…详情 ▷
梁红玉祠在淮安市新城北辰坊,纪念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始建年代不详,几经兴废,1982年重建。梁红玉,生于楚州(即今淮安),是南来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曾在江苏镇江金山击鼓助战抗击金兵,梁红玉“雷鼓抗金兵”,传为千古佳话。宋高宗建炎四年,与夫韩世忠镇守京口,与金兵大战…详情 ▷
在市区淮阴中学的北院内,有一古朴典雅、富于民族特色的院落,这就是民国大教育家李更生先生的故居。更生先生当年革新教育,振兴国家的理想虽已实现,但他那爱国主义和锐意革新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后人。为了缅怀这位勇于革新的教育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淮阴市政府在纪念他逝世六十…详情 ▷
刘鹗故居,系刘鹗父亲刘成忠所购买,在淮安城内勺湖东南的高公桥西街上,东临金刚社巷,西界地藏寺巷,屋北原是荒地。由东边的花园、当中的正宅,以及西边三个可以自成院落的部分(按刘德馨的说法,为西宅南部、西宅中部和后宅)所组成,共有房屋一百四十余间。据刘氏后人所见之契约,…详情 ▷
惠济祠惠济祠,是古淮阴一座著名祠院,位于码头镇北二里许,紧靠运河、二河、张福河交汇处。该祠原名“天妃庙”亦称“铁鼓祠”,俗称“奶奶庙”。建于明正德二年(157年),清乾隆16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建行宫于祠左,圣命重修,仿内府坛庙修葺并改名“惠济祠”,该…详情 ▷
石塔湖公园石塔湖公园位于河北路北,人民北路东侧,原系城北汪塘,此处曾是垃圾堆放、污水汇聚、环境污染严重之区,占地35公顷(水面24公顷)。1996年1月,市政府做出全面整治、建设石塔湖的重大举措,由市建委统筹安排,园林处组织实施,1996年12月破土动工,经过六个…详情 ▷
能仁寺位于涟水县城中山路西首,距淮安市纪念馆约3公里,南濒碧波荡漾的古黄河,东依风光旖旎的涟漪湖,西临通贯南北的宁连高速公路,昔日誉为“涟水八大景点”之一。能仁寺始称“文殊院”,后改“承天寺”(又名“承天院”),宋仁宗时易名为“能仁教寺”,简称“能仁寺”,此名一直…详情 ▷
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盱眙都梁阁一层,与都梁阁古典风韵浑然一体,是展示盱眙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标志性工程。该馆以溯源寻根、史前文明,帝王故里、千年古邑,山川形胜、江淮冲衢,英贤辈出、人文荟萃,秦砖汉瓦、唐陶明瓯,名胜古迹、甲秀风物,都梁丰碑、浩气长存,继往开来、风…详情 ▷
介绍位于镇淮楼东1米处。原建有大殿、中殿、前殿及一些附设建筑。大殿门朝南,典雅古朴,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大殿中置有韩信及侍从的泥塑偶像。过了中殿来到前殿,前殿大门额有“汉韩侯祠”四个大字,祠中存有“精白乃心”、“国上无双”、“兴汉三杰”等匾额。祠内悬有几副槛联…详情 ▷
埠子镇砖室墓,位于宿城区埠子镇新街口以东1多米处。该墓为带墓道券顶砖室墓,墓葬平面略呈“甲”字形,青砖所砌,双层拱形券顶,砖缝间均参杂陶片加固,东部保存较好,西部遭到破坏,可能是盗扰所致。墓道为长斜坡状,坡度约3。墓门用青砖顺砌,上部遭到破坏,向墓室方向倾斜,残存…详情 ▷
晓店镇鱼形墓,位于湖滨新区晓店镇三台山森林公园北部,为砖室墓,墓长23米,宽6米,整体造型呈鱼形,“鱼头”、“鱼身”、“鱼尾”均保存完整,在“鱼头”处还叠放一碗一罐,作为“鱼眼”,整体造型比例协调,栩栩如生。根据墓葬结构及出土器物判断,年代当在宋代左右。该种造型墓…详情 ▷
三台山森林公园汉墓群,位于湖滨新区晓店镇,北靠青桐路,西邻三台山大道。为配合工程建设,214年9月,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5座、窑址1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琉璃器等2多件。该墓群为…详情 ▷
凤凰墩墓群,位于宿迁老城区、马陵公园东面。211年底,因工程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共清理墓葬68座,墓葬分为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竖穴土坑墓三种。出土文物有陶器、铁器、铜器、银器、瓷器、画像石等器物2多件…详情 ▷
郭嘴汉墓群,位于泗洪县梅花镇郭嘴村。21年,为配合宿淮铁路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座,包括44座竖穴土坑墓和6座砖室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1余件。此次发掘的墓葬共分布在三个土墩上,周边为郭嘴…详情 ▷
灵杰山汉墓群,位于宿迁市区幸福路以东、鱼市口路以南地块。21年初,因苏豪银座工程建设,由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19座墓葬和1条南北走向的明清古河道遗址。墓葬除一座为砖室墓外,其余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详情 ▷
斗墩遗址,位于宿豫侍岭镇斗墩村沂河南岸,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一个墩形,高35米,东西长2米,南北宽1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下层是15米厚的西周文化层,有夹砂红陶绳纹甗、腹片、鬲足、石刀等遗物。表层土是黄河淤积,见有西汉泥质绳纹灰陶片,器形有罐、钵等。…详情 ▷
郑墩遗址位于宿豫区新庄镇郑友村瓦庄组,北距新庄镇政府约2米。遗址在一个呈凸形的墩子上,直径约为13米,顶部比周边地形高出约15米,据当地村民讲述为“郑墩”。该遗址分为耕土层、汉代文化层和新石器文化层等,发现有汉代古墓葬和新石器晚期的灰坑等,并出土陶罐、铜镜、铁戟、…详情 ▷
新盛街位于幸福路东、马陵路南、洪泽湖路北,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多年的历史,是宿迁市仅剩的和保存较为完整的老街区。为配合新盛街城市改造,从217年3月底,南京博物院联合宿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清理古墓葬11座,其中1座砖室墓,其…详情 ▷
宿城区实验小学位于幸福路西、黄河路东、洪泽湖路北。216年2月,为配合宿城区实验小学北校区工程建设,宿迁市博物馆对该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共清理了28座墓葬,2座时代为明清时期,其余均为汉墓。发掘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另外还有少量铜器和瓷器。陶器中灰陶…详情 ▷
赵庄遗址位于泗洪县城西北15公里的梅花乡赵庄村,南距淮河约4公里。遗址东有重岗山南有古河道,东北部地表平坦,西北部有一被圩沟环绕的高约3米的土墩,俗称“龟墩”,墩体为商周遗存,地平以下为新石器时代遗存。遗址面积约l万平方米。1962年发现,1982年南京博物院进行…详情 ▷
双沟遗址位于泗洪双沟镇双沟老酒厂内,东临中大街,南近淮河。217年8月,受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并报经省文物局同意,宿迁市博物馆组织对该公司酒厂旧址部分地块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一处砖石建筑遗址,采集到瓷片、砖块、瓦片、陶片(砂缸胎)、玻璃瓶等。初步判断该建筑…详情 ▷
崔庄墓群位于泗洪县瑶沟乡崔庄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4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门,墓门前十几米处曾出土成套的汉代青铜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径15~2米左右。平整土地时被推平。地表采集到汉代陶片、残砖及“五铢”钱币等。…详情 ▷
吴苓生,字松仙,曾用名吴丽石。沭阳县颜集镇人。生于1899年。192年在北京汇文大学读书,曾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2月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哈尔滨特委书记、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中共东北三省特派员、中共满州党委组织部长、山东省…详情 ▷
浮山堰遗址,位于泗洪县泗河乡潼河村南,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梁天监十一年(514),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灌寿阳《梁书》记载:浮山堰工程浩大,动用2万人,历时两年。堰长9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详情 ▷
涧北遗址,位于泗洪县魏营乡涧北村南。29年8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由东西两个墩子组成,大墩在东,小墩在西,东墩高于地面2米左右,西墩略低,两墩紧密相连,结合部有一条南北向的水沟。东西长25米,南北宽2米,面积约5平方米。地表可见陶片、鬲足、鼎足、陶纺…详情 ▷
古汴河文化遗址古汴河,在隋大业元年开凿,有北汴、南汴之分,泗洪古汴河属南汴河的一段,在南汴河的下游,当时也称通济渠、汴水、汴渠。全长65公里,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经泗洪至盱眙入淮河。通济渠连接了黄河和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作为当时最大的交通动脉。历隋唐至金元…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