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文物保护单位-P2
琼河七桥、河七桥(1992年公布名),位于安泰河上,是唐五代罗城护城河上的桥梁。包括金斗桥、馆驿桥、双抛桥、高峰桥、板桥(老佛殿桥)、安泰桥、观音桥等(该名单已核实),均为石构平梁桥或单孔拱桥,栏板上有建造年代和桥名等题刻。古时西水关潮水经此分南北交流,与东潮汇合…详情 ▷
张经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二进面阔五间进深九柱。现除木构架外,其余厢房、门窗等都己改建,东西侧两座房屋,亦已改建为新房。1992年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详情 ▷
何振岱故居位于大光里17号,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共两进入大门,走廊、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有插屏门隔成前后厅。是三间排倒朝(坐南向北)。屋前庭院种有花树,竖何梅生墓志铭。建于清嘉庆间,光绪及民国初重修。始建人员不详。何振岱购入后…详情 ▷
宦贵巷黄家宅院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宦贵巷,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为著名中医黄庭翼的住宅。大门坐东向西,门后小庭院。院东有三间小屋。主建筑前后二进,坐南向北,四面围墙,双坡顶。一进石框大门,三面环廊,两廊旁有披榭,中为整齐石条天井。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所有…详情 ▷
高峰桥位于福州府城西门外陆庄河上,北通柴巷,南连高峰里。桥为石构平梁桥,长139米,宽364米,跨度75米,桥面直铺七条石坂。桥栏杆由四对望柱和六块石栏板组成,栏板长18米,上浮雕仙鹤、鲤鱼、麒麟、花草等图案。桥的两端有石台阶,南端四级,北端八级。桥的西侧南岸有一…详情 ▷
老佛亭桥位于鼓楼区光禄坊南侧,跨于安泰河(五代罗城大濠)上,南北走向,连结玉山涧。桥为石梁桥,长535米,厚3米,桥面由四条长535米,厚37米石条架成。有石望柱、栏板。东侧桥梁刻题识“万历壬寅年(万历三十年,西元162年)仲春日立”。始建五代,明万历三十年(16…详情 ▷
光禄吟台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福州名胜,位于鼓楼区光禄坊8号光禄坊东北口,宋代法祥院遗址。宋熙宁三年,光禄卿、福州太守程师孟常游此,篆“光禄吟台”。清时,林则徐在此放鹤,“同光派”福建代表人物陈衍、郑孝胥、林纾等也常在此聚会作诗。光禄坊内的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详情 ▷
观音桥在福州市鼓楼区西门安泰河与文藻河(即大航桥河残留)交汇口西。北通文藻北路,南接驿里。旧名虹桥,据《榕城考古略》载:因桥旁祀有观音大士,故名观音桥。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51米,跨度5米。桥面横铺石板15块,南端石阶四级,北端两级。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板六块(…详情 ▷
金斗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西口,是联接仓门街、通湖路的通道。桥为石结构,总长12米,桥宽37米,跨度为47米。桥面由四条长54米、宽75米、厚2米石板条铺成。桥东向有台阶七级,西向八级。望柱6根,栏板4块,栏板上有石刻“古金斗桥”。1992年以“琼河七桥”之名公…详情 ▷
安泰桥唐天复元年(91),王审知筑罗城,南扩至利涉门,在门外护城壕建利涉门桥,后名安泰桥。石拱桥,单孔,跨11米,宽6米。桥岸均用规整条石砌建。《榕城景物考》载:“唐天复初,利涉门为罗城南关,人烟锈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萧管从柳阴榕叶。”宋宣和年间(1119…详情 ▷
西关水闸位于福州市环城路北段。元至元三十年(1294年)建。福建省局北侧桥旁。闸高445米,宽6米,闸槽旁刻“时大元至元三十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宫高兴等亲造。”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馆驿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西口,原五代罗城大壕上。为单孔石拱桥。桥长7米,宽55米,桥面由六块石板连成。北侧桥栏板刻“馆驿桥”,南侧刻“道光戊戌年建”,有仰莲望柱4对。五代时桥跨罗城大濠。原名车桥,先为木桥。明成化十四年(西元1478年)改为石桥。因桥可通三山驿…详情 ▷
现存的法海寺位于于山北麓罗山,座南朝北,沿中轴线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山门砖砌门楼,为近年建。首进天王殿,面阔三间,石柱上接木抬梁屋架,单檐悬山顶。左右各带一附楼,为过街楼通道。殿前为停车场。二进为正殿大雄宝殿,面阔三间,石柱上接木抬梁屋架,单…详情 ▷
公正古城墙,位处鼓楼区观风亭西侧。相传为汉无诸冶城的东城墙遗址,晋建子城及唐、宋、明三代建的城垣皆沿用旧址。城墙残高约四米,残长约一百五十米。1992年11月被福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西五十米,城墙东、南、北各十米。…详情 ▷
萨镇冰附葬于其父萨怀良墓中,墓位于福州市西郊火峰山南麓(今172医院后山坡上),坐北向南,如意形,面宽565米,深113米。二层墓埕,三合土夯筑。墓碑为青石,高62厘米、宽84厘米。碑面镌刻:“雁门,清怀良萨公乔梓寿域,光绪乙酉年孟冬吉旦立。”楷书,字径9厘米。墓…详情 ▷
桂斋在荷亭西北侧,原为皇华亭故址。新建的“桂斋”由前后两院组成,北院为桂斋正厅和“林文忠公读书处”组成,庭院西侧有游廊和碑亭。南院为假山鱼池,有六角亭及石拱桥各一。桂斋东面院外为禁烟亭,建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六月,平面正方形,四角方形混凝土柱,西式叠涩檐…详情 ▷
王仁堪故居为王仁堪祖父王庆云(原清工部尚书)旧居,旧称“尚书第”,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清道光、同治年间重修。王仁堪出生于此,王仁堪中状元后,人们称此处为“状元府”。故居占地面积2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呈曲尺形,周以封火墙。故居东面为王氏祠堂,坐北朝南…详情 ▷
繁华的福州八一七路上,一栋绿色的建筑很打眼,虽说它已是危房,房前有座市保碑。穿过危房,殿外庑廊竖有明代石碑两方,其一为明永乐五年(147年)《敕谕》碑,为保护伊斯兰教的圣谕;其二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清真寺记》。《重建清真寺记》碑记载,该寺初创于唐贞观…详情 ▷
乌石山,树木掩盖、大门紧锁的弥陀寺,只有市保碑还在为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清光绪初年发生的福州乌石山教案是福州人民长期反洋教斗争的结果,也是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典型例子。共历时三年多,影响较大,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组成部分。教案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传教士恃强妄为,这…详情 ▷
戚公祠位于于山白塔寺东,在补山精舍之侧,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浙江参将戚继光(1528~1587年),明代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给倭寇以沉重的打击。班师…详情 ▷
福州定光寺俗称白塔寺,是于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5年),是由闽王王审知创建,为宫殿式建筑。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是当时福州最辉煌的名寺之一。…详情 ▷
西禅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禅寺,位于福州市西郊怡山之麓,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87年)。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重建,定名为“清…详情 ▷
文儒坊尤氏民居位于鼓楼区文儒坊东段南侧,建于清乾隆间,道光及民国初期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座共三进,花厅位于主座东侧,亦为三进,皆有后门可通丰井营,其中之一即为丰井营2号。大门原是木构六扇门,民国初期被尤家改建为八字砖门,入门三面环廊,廊下天井,第一进厅堂面…详情 ▷
郎官巷建宁会馆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郎官巷17号郎官巷东段。始建于元代,现有建筑物系清代由建宁人出资重修。福州建宁会馆位于郎官巷,东近严复故居,西邻南后街,始建于清代,地理位置优越。三国吴永安三年(26年),以会稽南部都尉辖地置建安郡,西部地区置绥城县(含今泰…详情 ▷
张经墓位于福州市西郊洪山镇原厝村王店山,古称芋坑山,现为工贸学校后山。地处闽江之滨,山明水秀。墓南向,“风”字形,白古石土石结构,自山麓至半山原有13层墓埕,现存9层墓埕。面宽185米,纵深11米。封土前竖一马鞍形墓碑,碑面阴刻“明抗倭将领张经墓”。两侧立石构围屏…详情 ▷
在福州的书院当中,严复书院是比较特别的一家。由于和严复翰墨馆、生平馆融为一体,这间书院也因此带有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书院门口有一副对联“国士法书存大雅,闽王旧苑动新声”,说的是严复书院的身世与现在——书院所在位置,曾是古时闽王妃子的寝宫;如今它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详情 ▷
辛亥革命前敌指挥部旧址位于鼓楼区于山上,为建于清代的宗教建筑群,全殿共三进,占地3余平方米。1911年11月,福州革命党人起义,设“前敌指挥部”于此。后曾辟为福建省阶级斗争展览馆、福州市博物馆。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大士殿又名观音阁,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详情 ▷
吉庇巷谢家祠位于三坊七巷东南侧,南临安泰河,东靠八一七路,处于吉庇路中段。中轴线坐北朝南,建筑初建于明代,清末时为谢氏人家祠堂。由临街的石门框入门头房,门头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北侧设青石门框入一进。一进前天井三面环廊,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硬山…详情 ▷
朱紫坊方氏民居(方伯谦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朱紫坊河沿东端,建于清初,嘉庆、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要建筑三进,大门前面有照墙立于河沿,大门口是“明三暗五”门头房。入石框大门,三面环廊,廊下有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扛梁减柱木构架,双坡…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