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物保护单位-P3
永和堡址,位于代县枣林镇西马村中。现存平面呈方形,东西约15米,南北约15米,分布面积约225万平方米。东、西、北三面墙体断续残存,基宽638米,顶宽426米,残高2162米。墙体夯筑,夯层厚817米,夯层中夹有碎石。现存东门1座,角楼1座。东门石匾题有“明嘉靖二…详情 ▷
文堡址,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宇文村东北。平面分布不详。东墙、北墙断续残存,东墙残长48米,北墙残长2米,占地面积173平方米。基宽1635米,顶宽418米,残高661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1422米,夯层中夹卵石较多。时代不详。为县境内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一。24年,…详情 ▷
浮屠塔,又称洪济寺砖塔,位于代县上磨坊乡东若院村北约5米处。创建年代不详。原为洪济寺内建筑,现寺毁仅存塔,为宋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85平方米。六边形单层砖塔,通高4米。平面呈六边形,底边长15米。塔基束腰须弥座,塔身六面向内略弧,南北向雕有板门,其余四面雕…详情 ▷
赵杲观,位于代县新高乡洪寺村北约3米的天台山沟。相传春秋末,赵襄子灭代,代君夫人自杀,其余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隐居天台山,后人纪念其功德,建祠祀奉,称此为赵杲观。据观内碑载,创建于北魏,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万历年间(1573—162)曾予重修,清…详情 ▷
洪福寺砖塔洪福寺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代县峪口乡峪口村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为八角五层五檐楼阁式砖塔,通高18米。塔基为方形石砌须弥座,由三部分组成底层为石条砌边的正方体中层为小于底层的正方体,正南面开券洞门,踏旋转楼梯可通塔顶第三部分砌以雕…详情 ▷
代县钟楼代县钟楼(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代县城内东大街为二层三檐十字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通高185米。砖石台基高4米。台基之上为木结构楼身,面宽、进深均为五间,宽11米。一层副阶周匝,设有回廊,二层出平座。二层内悬大铁钟一口,钟口直径166米,上铸铭文“金大定八…详情 ▷
洪济寺砖塔洪济寺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宋地址:代县磨坊乡东若院村始建于隋仁寿初年(6年),宋乾德五年(967年)大修,金正隆、元延祐、明天顺年间均有修葺。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米。塔基平面呈六边形,砖雕圆柱支撑。塔身由水磨砖构筑,呈六棱体,每面均…详情 ▷
晋王墓晋王墓(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李克用,沙陀族人。公元882年,归顺唐朝,任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唐乾宁二年(895年)爵晋王。天祐五年(98年)卒,葬于此。墓地坐北朝南,由封土堆、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通长3余米,距墓门…详情 ▷
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第四批省保)时代:汉、隋、唐、宋、明地址:代县沟注山雁门关下历史上重要军事设施之一,为边塞第二道防线。始建于汉,宋明兴盛,元清衰落。东西绵延约4公里,与雁门关长城几乎平行相向,各堡大部分设置在滹沱河北岸人口…详情 ▷
东段景遗址东段景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至战国地址:代县聂营镇东段景村东南1米处遗址位于滹沱河南岸,大丘陵地上,东西长8米,南北宽5米。未调查发掘。据遗址断层观察,第一层为耕土层,厚二十厘米,第二层灰黄土层,是文化层,厚一米以上。部分地段文化层距地表7厘米,…详情 ▷
位于代县东北2公里处的鹿蹄涧村、是宋代名将杨业后代为祭把杨业夫妇及其后代名人而建的祠堂。杨忠武祠创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东、西、北各建堂宇三楹,奉祀杨业及其后裔。后院,左右厢房各三间,正殿五间、悬有“千秋忠义”、“威镇华夷”、“…详情 ▷
雁门关堡,位于代县雁门关雁门关村中。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宽约2米,东西长约5米,现存东墙残长约2米,西墙残长约25米,南墙残长约3米,北墙残长约5米。基宽455米,顶宽53米,残高56米。墙体为土、石、砖混筑,外侧包砖。有东、北二座城门,东城门砖券顶,拱内侧高44…详情 ▷
阿育王塔阿育王塔(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代县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阿育王塔为圆锥形,通高4米。台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米,东西宽3米,高15米。塔建于台基中央。塔座平面圆形,砖砌,周长6米,作仰覆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详情 ▷
代县文庙(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代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毁于战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竣工,成化、嘉靖年间扩建,清代屡有修葺。至此,文庙已有殿、亭、祠、廊、池、桥、坊等建筑,布局基本完整,规…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