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坐落于革命老区、皮影之乡——甘肃环县县城,扩建完善后的博物馆位于依山傍水的环江新区文化博览中心,200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由环县博物馆负责管理,著名作家冯骥才做开馆题字,是我国唯一一座综合了各流派与陇东特色皮影的博物馆。
环县博物馆历史沿革
环县博物馆始其前身为环县文化馆,1991年起独立办公,隶属文化局,正科级事业单位。博物馆现有职工7人,其中馆长1名,副馆长1名,工人2名,其他干部3名。其中助理管理员2名、中级职称1名。
环县博物馆内设有展厅、库房,其中办公占地200平方米,展厅分为明、清的皮影精品展室和历史文物展室,两个展厅占地710平方米,库房占地面积136平方米。
馆内共有文物藏品4260件,其中历史文物2398件(一级品17件,二级品有45件,三级品544件),革命文物127件,明、清时期皮影共1735件。
在环县馆藏的历史文物中,以汉代的铁铜器、宋代的瓷器为特色,汉代的三足鼎、铜釜甑、博山楼(即薰炉)、五铢钱范(钱母子)非常珍贵。因为古代和现代一样,制币工具在管理上非常严格,特别是面范(带字的一面)出土,足以反映环县在汉代的地位相当重要,有驻兵,有钱币制造和发行。宋代的碗、碟、瓶、均属陕西铜川耀州窑烧制,从造型、绘画工艺、刻制的刀法,都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环县出土的宋瓷在全省都属罕见,全市首屈一指,省博物馆还有借展。在馆藏的明、清皮影中,它是用牛皮刻制而成的人物、动物、场景等道具,精致流畅,塑造独特,操作方便。环县皮影享誉国内外,被誉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2002年,环县被中国民俗会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2005年,环县道情皮影正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环县被列为国家4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县之一。
环县博物馆建设布局
博物馆内布置两个展览室,一是环县皮影精品展室,环县皮影是流行于环县民间的皮影艺术,是陇东山区的一枚黄河文化瑰宝。千百年来,民间艺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广泛吸取民间剪纸、绘画、雕刻等艺术手段,逐渐形成了地域文化特色,其造型设计独具匠心,刻制精细流畅,尤重工艺变化和图案装饰,用色对比强烈。人物神怪及各类动物想象丰富、造型各异、操作方便,极具大西北老百姓的诚实、豪放的审美情趣;二是历史文物展室,环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展现了它昔日的古老、文明、神秘和辉煌。建国后,经过文物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已查明野外文物保护点303处,其中:8处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点,4处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点,13处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点。几年来,博物馆共接待各级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等约2万多人次。
环县博物馆其他介绍
环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环县文化馆, 1991年独立办公,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文化出版局。馆址位于县城环江新区文化博览中心,馆舍总面积136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020平方米,库房面积140平方米,办公面积200平方米。馆内共有职工14人,其中馆长1名,副馆长2名,专业技术人员4名。
共有文物藏品4624件,其中历史文物2197件(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有45件,三级文物544件),革命文物127件,明、清时期皮影共2300件。历史文物中,以汉代的铁铜器、宋代的瓷器为特色,尤其是宋代的碗、碟均属陕西铜川耀州窑烧制,从造型、绘画工艺、刻制的刀法,都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馆藏的明、清皮影,精致流畅,塑造独特,极具地域文化特色,是皮影中的精品。
博物馆现有三个展厅,一是环县明清精品皮影展厅,主要展出陇东民间戏班演出中的明清时期精品皮影500余件。二是全国皮影收藏展厅,主要展出全国13个省市各流派的代表性皮影,共展出皮影600多件。三是历史文物展厅,展出历史文物168件。几年来,博物馆接待观众节节攀升,2011年年观众量突破4万人次。
馆长: 杨鲜明
联系电话:0934—4421414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环县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