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成。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敌台,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严密,异常坚固。九门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在这里有过一片石大战。…详情 ▷
三山道教建筑群分布于绥中县范家乡三山的山脚、山腰及山顶等处。三山,位于绥中大地中部范家乡与前卫镇交界处,西距绥中县城32公里,属燕山余脉,主峰海拔710米,因三峰并立而得名。三山,古称三州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一度号称“东岐山”。三峰并秀,峭拔雄奇,石河、狗河分别从南北两侧流过,明代辽东边墙从其东南侧跨过,留下城台、营堡遗址多处。三山是绥中的镇山,也是辽西名山。“三山耸峙”为明代前屯卫八景之首,是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诸如“奇形鼎足青霄立,秀色莲花紫极开”(明代叶应骢《前屯卫八景》诗),以及“鼎足成行排峭壁,疑是巨灵擘于洪荒年”(清代陈德懋《登三山歌》),都是广为流传的诗句。三山南麓弥勒寺,金朝时(相当中原南宋时)已是一座香火很盛的佛寺,有出土残碑可资证明。明清两代,道教全真教派传入本地区,选中三山为洞天福地,开设道场。从清代至民国,先后有张(名俭)、陈(绰号陈八聋子)、孙(名号不详)、石(名玺)等著名道士在此。现存有六宓楼一座,天井一处及凌云阁、圆通寺、弥勒寺、普济堂等遗址多处圆通寺依山势而建,坐西南,朝东北,有正殿五间,两侧偏殿各三间,均为硬山青瓦顶。正殿供奉关羽、岳飞、文天…详情 ▷
锥子山长城全长22455米,基本为东西走向,依山和地名分为六段:依次为大毛山段、锥子山段、椴木冲段、曼芝章段、石匣口段和金牛洞段。锥子山长城始建于明洪武14年(1381年),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多次战争洗礼,但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它蜿蜒于燕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上,威武雄壮,敌台林立,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6月10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锥子山长城多采用石结构,或砖石合筑,或以山险为墙,六段紧密相连,却又各具特色。大毛山段山势险峻,峰峦叠嶂,雄壮威武;锥子山段蜿蜒曲折,集三道长城为一体,向南经九门口可直达山海关,向西越大毛山,出河北抚宁,即通向八达岭、居庸关,向东经蔓芝草、石匣口至金牛洞,长城止于山谷之中;椴木冲段砌筑于山势险要之处,全部为石筑,其中一敌楼内存有《椴木冲楼题名记》碑,一块城砖印有“德州秋班营造”字样,为长城文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历史实物资料;蔓芝草段扼守谷口,每隔百米就有一砖筑方形敌台,屹立山头,互相声援,相映成趣;石匣口段走势平缓,墙体为大块毛石砌筑,设有水门;金牛洞段横跨石河,据险筑墙,工程浩大。锥子山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万里…详情 ▷
西沟长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永安长城,还有一处天下奇观。”站到锥子山上,可以看到两道长城系统,左手是蓟镇长城,右手是辽东镇长城。东、南、西三个方向三条长城像三条巨龙齐聚锥子山,是万里长城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小河口长城位于葫芦岛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小河口是西沟村的一个自然屯,小河口地势险要,两山夹一沟,长城扼守水关,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敌楼上长百年青松,气势雄伟,这里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花纹,具有着独特的阴柔之美,被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西沟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主干线。由此向西,经绥中县加碑岩乡山神庙村,出境就是河北省抚宁县,再向西即通向北京八达岭、居庸关;从西沟东去,过锥子山,经蔓枝草、石匣口,到河口村,长城就止于其东的山谷中了。锥子山虽然不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山,但在万里长城中,却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在这里的莽莽群山中,一个圆形山峰突起,下丰上锐,远望如锥,故名锥子山。由永安堡乡(驻大甸子村)沿石河北岸公路东去,到金家沟,向南望去,就可看到形状奇特的锥子山了。过…详情 ▷
小河口长城坐落在绥中县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是冀辽两省的分界线。这段长城大约8.9公里长,约有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据史料记载,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在辽宁绥中的永安乡有一条古老的长城是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主干线,贯穿7个自然村的古长城现在人们习惯称她为小河口长城,小河口长城坐落在绥中县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由于雄居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是辽宁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小河口长城是用青砖修建的,城墙上的石头长满了青苔,书写着久远的历史。这段大约长8.9公里的长城至今依旧砖石坚牢,约有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据史料记载,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小河口是西沟村的一个自然屯,这里的长城因远处深山老林,鲜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小河口地势险要,两山夹一沟,长城扼守水关,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长城被森林掩映,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具有…详情 ▷
朱梅墓园,位于绥中县李家乡石碑坊村。它是辽宁省唯一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石刻群。西南距姜女庙十多里。在石牌坊村南,有一对华表,绿树掩映的两座高大石坊,四柱四间,三楼式,单檐庑殿顶。此坊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是皇帝为总兵官后军都督府朱梅(字海峰)因镇守山海关有功而赐立的。墓园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长达三百余米。前部有分列左右的一对石华表,其后为一对石狮子,再后为石坊。坊为四柱三楼式,单檐庑殿顶,主楼四朵斗拱,侧楼两朵斗拱。主楼正面坊檐下刻“圣旨”二字,下面额板刻“名勒燕然”,其下又刻“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承恩坊”,主楼后面额坊刻“华表忠勋”。坊上雕有飞凤,奔龙、鱼、马、羊、鹿等图纹。坊后为石制墓园门,园内中间有石铺甬道,两侧是石虎、石羊、石马和文臣雕像,其后有石雕龟趺座的高大龙首碑四通,再后有圆首碑两通。最后是土筑坟茔,直径五米余,存高还有二米多。墓前有插屏式石雕墓表,刻阳文楷书十行,每行五字,其文为“明诰赠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等处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详情 ▷
绥中万家秦汉大型宫殿遗址位于锦州市绥中县万家乡,邻近渤海海滨。重要保护遗迹先确定两处:第一处为石碑地秦始皇“碼石官”建筑群遗址,位于墙子李西头村南海滨,南北长六百余米,东西宽三百余米。有长方形围墙状夯基,其间是棋盘状分布的夯土台基,位于中南部正中为高大的方形夯土台基,中心建筑群址座落其上,正对海中“姜女坟”礁石。夯墓建筑址表面有屋顶墙壁塌落的巨型夔纹瓦当、空心砖踏步等建筑构件。第二处为黑山头望海遗址,位于贺家村南海头,东距碣石宫二公里,东西五十米,南北四十米。由前后三层殿屋及迥廊组成,内有成排柱础、窖井等,南部海中有对峙双礁,称“龙门石”,遗址西侧海头第二台地为一距今三千年的青铜文化遗址。碣石官东零点七五公里的止锚湾海头台地、宫北零点五公里杨家村南瓦子地、一公里周家村南、五公里金丝屯东都有相关遗址。这里是秦始皇、汉武帝东巡碣石所建的宫殿区,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好的秦汉之际大型宫殿遗址群,应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最早形成时期的纪念建筑物予以永久保护。保护范围:碣石宫南北从遗址南墙基北至墙子里村北六百二十米,南至姜女坟礁石约五百米。东西…详情 ▷
三台子烽火台位于辽宁绥中沙河镇三台子村,建于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经大都督戚继光主持所修,其目的是为防御边患。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台子烽火台为砖石结构圆台,底径为18米,通高12米。台基由条石垒砌而成,高2.7米,台身用青砖一丁一顺砌筑,共叠砌70层,中间夹有石钉。台顶砌有垛口,正中砌烽火灶和长方形铺房,周围砌风围墙以避风沙。北面开半圆形石券门,高1.7米,宽1米,门下有两个龙头石磴,台顶东西各有流水嘴一个。三台子烽火台较一般烽火台高大,指挥系统齐全,在明代戍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烽火台外观良好,顶部风火灶、券门、龙头石磴、垛口、望眼及石流水等设施保持完好。三台子烽火台为明代军事防御设施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三台子烽火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妙峰山双塔位于绥中永安堡乡塔子沟北150米的妙峰山上。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柞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部分与东塔基本相同,现存五层檐。山上古塔两座,东西对峙,一大一小,双塔构造、雕刻大体相同,巍峨壮观。粗略量一下,两塔相距大约多米,细看,均属于青砖构造。该塔高约米,为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现存五层檐了。在塔顶中心已经长出了几棵小树,塔身虽然保存完整,但看上去古旧味道十分浓厚。再看东面那座大塔,比小塔细致许多,高约米的样子,同为砖筑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塔身每边宽约米,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再细看塔身…详情 ▷
中前所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城西44公里今京沈铁路北侧,是辽宁现存最完整的“所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中前所”全称“中前千户所”。所城略呈方形,东西510米,南北502米,非正南正北,偏40。城墙现高8米,墙基6.3米,顶宽5.3米,基部为条石砌筑,墙顶女儿墙无存,场内中心有十字大街通向东、南、西三门,分别称定远门、广定门、永望门。北面嵌石匾,刻有“中前所”三字。城门用青砖作六丁横拱券法砌筑,白灰填缝,门洞高6米,宽4.2米。在城门内侧,可沿斜坡式马道登上城顶。现唯东门马道尚残留遗迹。城墙四角有方台,现仅有西南隅方台保存完好。中前所城历史悠久,是山海关外第一城,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崇德八年(1644年)清世祖派郑亲王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征明宁远城(今兴城)。攻陷中后所(今绥中城)、前屯卫城、中前所城等绥中诸城,为清军入关扫清了道路。2006年5月,中前所城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九门口碧云寺辽宁省绥中九门口水上长城南端的老牛山,半山腰上坐落着气势雄伟、飞檐凌空的碧云寺。夏日的碧云寺它自有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是豪壮的、庄严的。绿树掩映,丰满的树冠使人感到处处勃勃生机,葱茏郁茂皆情韵,白云流连,仙风缭绕。碧云寺总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寺内设有天王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等多处殿阁。灿烂纷呈更显吉祥、安谧。只要亲临其境便能体验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寺院至下而上,依山势而建,金碧辉煌的殿阁一层一层增高,优美典雅的景致也一级一级递进。院落呈现出极强的艺术性,形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格局,所到之处无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始建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明太祖朱无璋御笔亲书“碧云寺”,军师刘伯温选址,开国元勋徐达奉旨修建,普贤和尚主持,经佛像开光,开七传戒,盛况空前,常住僧人达五十人之多。一个可以净化灵魂的圣地,所有的文字都被赋予了圣洁的色彩,我们遥远的虔诚在此开始拉近距离,那些酝酿许久的世俗、欲望开始动摇,一种由衷的崇敬之情从心灵深处感动我们的泪光。推开一扇扇红色的大门,跨过一道…详情 ▷
前所古城简介前所古城(又称中前所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堡,是明代辽东镇军事防御体系中独立建置的一座所城。建于明宣德三年,明朝建制千户为所,全国共有126座所城,而前所城是当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所城,长、宽各500米、高10米,全城占地0.25平方公里。城内有东、南、西三个门,东门为定远,南门为广定,西门为永望,无北门,上建真武庙。乾隆四十三年重建。今所城完好,三门俱在,西门瓮城犹在。古城为十字街,有街巷16条,寺、庙、教堂12座,今前所为粮食、山货、海产集散地,是绥中县西南传统集市。…详情 ▷
天龙寺海滨度假区天龙寺海滨度假区设有六个功能区:1、宗教旅游区;2、休闲度假区;3、海滨娱乐区;4、商贸区;5、民族风情旅游区;6、保健医疗区。天龙寺海滨度假区建成后,将是全国独有的寺庙和海滨集于一体的度假休闲娱乐区。通过寺庙宗教文化向人们展示绥中的风土、民族以及浓厚的文化生活氛围。…详情 ▷
妙峰寺双塔时代辽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塔子沟村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两塔之间相距50米,西塔高约24米,东塔高约10米,结构、雕刻基本相同。塔身雕刻精细,形态端庄,形象生动,姿态各异。周围景致极为秀丽,山峦起伏,丛绿滴翠,桑柏如织。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塔一大一小,东西对峙,相距50米,巍峨壮观,悬崖峭壁举目皆是。双塔设计巧妙,造型美观,虽历经沧桑,至今雄姿犹存。大塔(东塔)高19米,砖筑,八角九级空心密檐式,每边长约2米,塔座很低,高2.4米。小塔(西塔)位于大塔西南50米,高10米,为六角五级密檐式砖塔,结构、造型、雕刻与大塔相同,现为五层檐,塔身保存基本完好,塔顶已脱落。妙峰寺双塔保存至今且如此完整,实为难得。…详情 ▷
前卫斜塔前卫斜塔,古称瑞州歪塔,坐落在绥中县西南27公里处前卫镇内。此塔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斜塔高10米左右,塔身为青砖砌成,实心单项,分三级呈八角形。斜塔虽经千年风雨的腐蚀,但塔身上的砖雕图案花纹仍清晰可见,此塔虽不高耸入云,但昂首望去,飞檐凌空,却也雄伟壮观。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世界闻名的斜度最大的斜塔,其斜度为5.3度,然而前卫斜塔的倾斜度为12度。塔尖移位1.7米,斜而不坠,歪而不倒。塔身从何时倾斜无从查考,但对斜塔的加固,曾有过记载。《绥中县志》记载:“其尖歪而不坠,后经羽士以砖石其基愈固”。“斜塔不倒”是前卫一宝,一九七六年虽经强烈地震,斜塔不但未倒,也未出现裂痕。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镇斜塔建于辽代,又名瑞州古塔,现存塔身高10米,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12度,塔尖水平位移1.7米。该塔建成之后虽几经地震与洪水破坏,却始终斜而不倒。说起斜塔,人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倾斜数百年不倒而闻名於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比萨斜塔虽然具有世界的高知名度,但并非是世界上倾斜度最高的塔。其实,“世界…详情 ▷
介绍位于绥县永安堡乡塔子沟北150米的妙峰山上。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部分与东塔基本相同,现存五层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详情 ▷
姜女石遗址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濒临渤海湾。民间传说的“姜女石”,是指在海中耸立着的一组自然礁石,即一组海蚀柱。1982年4月,锦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姜女石”附近的海岸发现了石碑地、黑山头、瓦子地、大金兰丝屯等遗址,以后又调查了止锚湾和周家南山遗址。1983年12月,省文化厅、省博物馆组织专人复查,确认了石碑地遗址是秦汉时期的高台建筑群址,并于1984年4月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黑山头遗址进行清理,对石碑地遗址进行了试探性发掘。“姜女石”海岸及其附近的6处秦汉遗址,以石碑地建筑群址规模最大,时代较早,另几处遗址也都不晚于西汉前期。石碑地遗址南北长500余米、东西260多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建有宫墙。南端中心为一座多级的夯土高台,高8米,台基坐北面南向海,东西两侧及背面有夯土建筑基址。石碑地高大的夯土台和密集的建筑遗址,正对着海中的“姜女石”,其中最大的一块高出海面24米,根基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11米、东西宽8米左右,黑色。在这个海蚀柱海底的北侧,堆放着一些大型的白色河光石,这类河光石不见于附近海域,可能是古人有意放置的。根据《史记》…详情 ▷
碣石宫位于绥中县城西56公里处的止锚湾海滨,距山海关15公里,长10公里。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海水清澈见底,水浅波轻,海滩宽阔平缓,白沙细腻无泥,海中无礁石。海滨浴场的海底坡缓,距岸边百米之外海水仅齐胸深。止锚湾东侧的海域浅水区,海底坡度更缓,水拂脚面,极适于儿童游玩。在距岸边200余米的海面之中,耸立着三块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约20余米。民间传说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处.每逢落大潮,从岸边到礁石隐约现出一条巨石铺就的海中栈道,可直达礁石脚下。在姜女坟的东西两侧海岸,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东侧叫红石砬子,西侧叫黑石砬子(又称黑山头),象两条巨龙静卧在海中构成似二龙戏珠(海中礁石)的独特景观。近年来,经过考古发现证明,姜女坟就是当年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红石砬子、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对的石碑地都发现了秦汉皇帝巨大的行宫遗址。1994年,辽宁省开始在此兴建旅游渡假区。这里将陆续兴建国际一流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度假酒店和别墅等度假娱乐设施。…详情 ▷
绥中斜塔座落在绥中县城西南27公里的前卫镇内,古称瑞州歪塔,有怪塔之称。古塔建于辽代,现存塔高约10米,石筑塔基,砖砌塔身,实心三级呈八角形。塔身有砖刻图案,佛龛中的佛像、顶盖、飞天已无存。塔身向东北倾斜12度,塔尖位移达1.7米,但斜而不坠。提起斜塔,人们脑海中首先会闪现出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形象。该塔因为倾斜数百年不倒而闻名于世,更由于伽利略的“两个铁球”自由落体实验而被写进了中学课本。比萨斜塔虽然知名度很高,但并不是世界上倾斜度最高的塔。其实,“世界第一斜塔”是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镇的前卫歪塔。前卫歪塔不仅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落成300多年,而且它的倾斜度超过了比萨斜塔和中外任何一座斜塔,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斜塔”。为此葫芦岛文物专家大声呼吁,保护前卫歪塔刻不容缓,应该尽早将这一斜塔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详情 ▷
“无名口”又名“吾名口”,紧邻锥子山,为蓟州镇长城与辽东镇长城的分界点。由此向西的长城属蓟州镇,由此向东的长城属辽东镇,辽东镇长城由此起始,此段长城在关口两侧全部包砌青砖,关门为一拱券小门洞,开在山口北侧高处,门右侧有一座吾名口台楼,已经塌了东边。再向南,在山最低洼处有一巨大的墩台和七孔砖楼,为扼守山口所筑。口南最高的山顶建一方形砖敌台,南北开二门,门拱石上有雕花,楼顶有标高铁塔,叫“荆条楼”。吾名口关门及附近长城的包砖部分已被拆走,只剩下内部石头和白灰,塌成堆状。吾名口山洼南的敌台也已塌顶,楼西尚有吾名口关城一段虎皮石城墙的遗迹。其余地都已建成了梯田。吾名口北的爬山城墙内外包砖基本完好,在城墙上到山顶的内侧,也建有一供士兵出入的小拱券门。在山顶荆条楼可眺望三龙聚城大观。东、南、西三面长城。齐聚锥子上顶,敌台林立,气壮山河,令人叫绝。…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