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轭岭瑶寨位于永州市宁远县,年代为清末民国。朱轭岭瑶寨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小桃源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禾亭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全国第三批古传统村落,小桃源村共16余户,6余人,其四面山体围绕,被当时居民视为世外桃源。现存多座明清时期古民居采用对称院落式布局布局紧密,户户相连,如今是宁远县古民居历史较长、保护较好的村庄,极具历史、文化及旅游价值。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更气派,祠堂也是发扬民族精神的殿堂,而小桃源村这里的祠堂如今用作红白喜事聚会的地方。219年,小桃源村古建筑群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泠道故城遗址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宁远县泠水镇,城邑保存好并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秦汉以来的历史、政治、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城址南北长17米,东西宽87米,总面积1479平方米,夯土城墙残高4米,厚16米。护城河宽17米,深2米。城墙、护城河遗迹及地下遗存保护较好。东、南墙部分遭到破坏。泠道县为秦置,经两汉至南北朝称泠道,隋废泠道并入营道,县治仍旧。之后县名多次变动,至宋乾德三年(965)改宁远县,县治迁今址,故城废。泠道城作为县治长达11余年,为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所标城邑之一。是目前保存较好的古城址之一。城附近有长达十余里之古墓群,并有聚落遗址,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15。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详情 ▷
下灌古村也是“状元故里,麻将鼻祖”孕育了唐朝状元李郃和宋代状元乐雷发,这里不论状元桥还是麻将广场都述说着麻将的起源。祠堂的窗及门户的坚墙是欧式样式,整个祠堂占地2平方米。进门的前殿是一个大戏台,台梁刻着“八仙”图,戏台今天仍可以作为演出用。2平方米的大天井地面,用鹅卵石铺墁。中殿为一个大厅,大厅后是神位殿堂,祭祀李郃及李氏祖先。这个祠堂是永州至今发现的占地最宽、建筑最宏伟的一个。势恢宏的李氏宗祠,祠堂最早建于宋太宗至道三年,经过几次重大修建,最近一次修建是在民国二十年大火之后。…详情 ▷
舜帝庙遗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公里九疑山瑶族乡舜源峰北麓,又名“舜祠”、“舜殿”。原有仪门、拜亭、正殿、寝殿等,今仅存仪门、拜亭、寝殿部分建筑。“帝舜有虞氏之陵”碑两侧碑林犹存部分碑刻。殿前古香杉、古槠树已枯凋。庙后舜源峰,庙前娥皇、女英双峰玉立,清泉飞流,环境秀丽。舜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经四岳举荐,尧帝考察即帝位,他身先士卒,恭谦忍让,举贤任能,政绩卓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代明君。舜名重华,字都君,有虞氏部落。相传舜为上虞人,有名的孝子,是“孝感动天”的楷模,被后世奉为“二十四孝”之首。生于上浦镇虹漾村,该镇握登山上旧时不但有舜母庙、墓,还建有“祥虹阁”。舜帝庙遗址是我国唯一一处从汉代延续至明初为祭祀舜帝而建的大型祭祀建筑,前后达1多年,是一处有传世文献、存世碑刻、出土古地图以及发掘资料彼此印证的舜帝庙遗址。作为一处古代建筑遗址,舜帝庙遗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自唐宋至明初建筑工程中的设计、规划、选址、布局、排水、建筑材料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6年5月,舜帝庙遗址被…详情 ▷
李郃状元楼位于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西临泠江,历经元、明、清数代,几经修缮。楼为纪念唐文宗太和元年及第状元李郃而修建。楼高1米,宽8米,长9米,为12根木柱台梁式楼阁建筑,悬山顶屋面,拱棚飞檐,宏伟壮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状元楼乃一方形楼阁,四面二层,飞檐斗拱,历经元、明、清数代,几经修缮。坐东朝西,有“状元世家”匾额于其上,阁中有“复修状元楼碑”,立于光绪三年(1878)季春。郃(88—873),字子玄,去道辨公十六世,为湖广第一状元。唐太和二年(828)举贤良方正,擢进士第一。调河南府参军,时刘賁对事切直,考官畏中官,不敢取。郃曰,刘賁不第,我辈登科,能不厚颜。又疏请以所受官让賁,帝不纳。后历贺州刺史,晚年退职还乡,寄情山水,写下许多诗篇,但存世甚少,有《骰子彩选格》、《李贺州集》。《全唐诗补编》录其诗四首,皆为咏九嶷山水秀色之作。又创叶子戏,为麻将、扑克始祖,至今乡人仍以此牌为乐,曰“上大人”。复修状元楼碑溯夫疑山毓秀,赴鹿鸣以先登灌水,钟灵跨鳌头而独占,久仰谪仙之才名列首屈,预弹指。冠(蓝)群英,一疏留让,斯世罕闻,成千秋之…详情 ▷
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郊,占地百余亩,1958年为纪念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苍松翠柏,庄严肃穆,缅怀革命先烈,有肃然起敬之感。位于县城南正街,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将士们而建。碑分两级,碑顶宝瓶式四角翘起石质塔盖,四周有铁栏杆围护。庄严雄伟,座落在苍松翠柏中。…详情 ▷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宁远县城南6里,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余里,南接罗浮,北连衡岳。素以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动人的传说,驰名中外,令人神往。《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邵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九嶷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这里峰峦叠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多处,多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主峰畚箕窝,海拔1985米,在宁远县境内。道县部分在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8公里。东起癞子山(海拔1834.6米),西至丰村大岭,横跨3公里,南北纵跨29公里。在四马桥镇有大风坳、牛銮心、西岭、大河坳等山,在洪塘营瑶族乡有老虎坳、大风坳、野人冲、锅巴山、大盖坳、小盖坳、彭子厂岭、老山冲源、茶坳等山,在蚣坝镇有丰村大岭等山,组成道县东南山地区,是人稀地广之地,中山地貌类型。传说,舜帝死后,二妃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来寻觅,溯潇水而上,沿大小紫荆河而下;由于九峰相仿,令人疑惑,终未得见…详情 ▷
宁远九嶷河湿地公园地处宁远县水市镇、九嶷山瑶族乡境内,位于南岭山脉生态屏障区(全国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腹地,湘江之源潇水源头的上游水源集聚区。主要包括九嶷湖(水市水库)、九嶷河及周边部分山地。九嶷湖东西宽12.2千米、南北长11.8千米,湿地公园北起九嶷湖大坝,南接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2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21.2公顷,湿地率61.1。湿地发源于被誉为楚南奇峰九嶷山的主峰“三分石”下,沿九嶷河一路斜穿九嶷山,途中汇集大小3余条支流,奔流穿梭2余千米,最终在九嶷湖形成宽阔的湖面。九嶷湖波光潋滟、山水辉映,宛如高峡平湖、镶嵌于群山中的翡翠。公园内历史文化积淀丰富,九嶷山是千古名山,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写下大量诗文讴歌九嶷山,留下众多文物古迹。…详情 ▷
灌溪学校早期建筑群地址:宁远县湾井镇时代:现代灌溪学校始建于1936年,为村民集资而建,该学校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所有建筑现均保存。特别是正面教学楼既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又保持了中国建筑风貌,对东西方建筑特色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被公布为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黄家大屋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九嶷山村,此为湘南地区具有瑶族风格的民居建筑群。清咸丰二年(1852)由裁缝黄知保修建,195年土地改革中分给农民居住,至今绝大部分房屋保存完好。大屋长方形,坐西南朝东北,中进房屋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式排列,每进三座正房。每进三座一门(双开门),门檐覆小青瓦,共4门。每座正房为一照壁,3天井,1厅堂,1过厅,两居室,两厢房,两朝门(对称开设),各房之间相通。东西两侧建廊式畜圈、仓房。廊式房与居室封火山墙相连处,用三级马头封火墙,以阻火患。大屋选址于群山环抱的九嶷山中,显得十分古朴典雅,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通风、采光、排水等设计科学,尤注重安全防范。实为中国古代庄园式农业经济建筑的一个缩影。2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221。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详情 ▷
东安头翰林祠位于湖南宁远县湾井镇东安头村,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为纪念为纪念村人、明景泰三年(1452)进士李敷而建。是九嶷山的一大景区。东安头翰林祠是一处集崇祀先祖、纪念名人和公益活动于一身的民居建筑,全盛时期,门匾、堂匾、楹联遍布祠内外。它们与祠前的月台、池塘、文塔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人文建筑景观,是江南地方民居的一大特色。东安头翰林祠占地12平方米,建筑面积782.2平方米。起源与历程在久安背村读书人李世南荣登翰林之后四百多年,明景泰三年(1452),同属湾井李氏家族的东安头村读书人李敷也进士及第,荣登翰林。这是家族的荣耀,当然东安头村也要建座翰林祠纪念一下。清乾隆元年(1736),村里为纪念本村出来的进士李敷,建了这座具有湘南地方特色的公益性建筑。清嘉庆十六年(1811)增建木牌坊,道光七年(1827)移牌坊于祠门外,光绪五年(1879)重建牌楼。民国九年(192),当时担任国民军桂林某部司令的村人李子清返乡省亲时,见翰林祠房屋矮小,就倡导修建,将祠房屋建筑升高,形成现在的格局。格局…详情 ▷
神下李氏宗祠位于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面积95.47平方米经多次重修和维修现建筑保持清代风格并溶人了西洋建筑特色在南方宗祠比较少见。宗祠座南朝北柱梁式结构歇山飞檐宗祠内有戏台戏台上有高浮雕镂空双龙戏珠木雕此外建筑构件中的人物、花、鸟、兽等装饰雕刻精美保存完整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宗祠上厅保留有清代至民国的裱金匾牌八块。211年3月神下李氏宗祠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9年1月7日,神下李氏宗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宁远濂溪祠(含湾头村周氏宗祠和禾亭周氏宗祠),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远县城九嶷北路与文庙街交界处的,一条幽深的小巷八百春,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是当时全国最早独立建立的、屈指可数的几座濂溪祠之一,至本世纪初,全国仍保存有古代建筑的“濓溪祠”,唯有宁远一处。宁远濓溪祠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是当时全国最早独立建立的、屈指可数的几座濂溪祠之一,至本世纪初全国仍保存有古代建筑的“濓溪祠”唯有宁远一处。南宋自嘉定年间起,首先在“学宫”(宁远文庙)内设立了“濂溪祠”。而后,逐渐离开文庙的附建规制,独立建起了专祀周敦颐的“濂溪祠”,遍及江南州县。宁远现存这处“濓溪祠”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是当时全国最早独立建立的、屈指可数的几座“濂溪祠”之一。219年,宁远濂溪祠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情 ▷
久安背翰林祠该翰林祠位于宁远县湾井镇久安背村,始建于宋。该村村人李世南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8)乙卯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兼太常二十,宝元元年(138)知大理寺丞正。该祠即当地人为纪念李世南而建,故命名为“翰林祠”。2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占地面积1856.32平方米,建筑面积15平方米。宋代建下座三厅,明建祠前牌坊,清同治三年(1864)修葺,光绪乙酉得(1885)修上座二厅,始成一池、一门坊、一戏楼、五厅堂、五天井、两厢房的格局。祠前木枋为三门四柱三楼全木结构,檐下饰七层如意斗拱,戏为歇山顶八柱木结构建筑,前厅檐下饰五层龙首昂斗,木雕装饰。祠内现存清代碑刻6方,石狮一对。为湘在具地方特色的祠堂建筑之一。该祠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舜帝陵位于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疑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舜帝陵庙前广场东侧,有手书“九嶷山舜帝陵”汉白玉碑一块,北边是长长的神道,两旁并立石人石兽,神道尽头建三桥,横跨九嶷河。对面有山峰矗立,秀丽端庄,丰腴俊美,与舜源峰遥望,相传为娥皇峰。西北不远,又有一峰,清秀挺拔,亭亭玉立,这就是女英峰了,两旁还有小山,叫美女峰和梳子峰,据说是女英的侍女。娥皇女英两峰并峙,脉脉含情,似与舜源峰相偎依,不禁使人想起二妃的凄美的传说。有诗道:“云际两峰立,相传是二妃。山山朝帝寝,树树带春晖。有泪洒斑竹,无人尚举衣。依稀松柏里,还见彩鸾飞。”进了午门,左右有钟楼,东西设厢房。迎面就是拜殿,陈列了九疑山地形模型和一套仿古铜编钟在内,三面墙上有刻书,古文隶体,介绍舜帝生平及业绩。拜殿之后是陵庙的主…详情 ▷
宁远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唐至清末,宁远县涌现出状元两名,进士八十二名,文武举人及各类贡生六百五十一人,居湖广各县之首。其出类拔萃者有唐代湖广第一个状元李郃、宋代特科状元乐雷发,唐宋两位状元出生地均为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宁远下灌村,既是古老的麻将村,也是历史上的状元村,已经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位于宁远县城西南方向约三十公里,号称为湖南第一村的古村。它坐落在“十里画廊”的灌溪与冷江河畔。下灌村始建于四九九年,至今已逾一千五百年历史。该村人口一·三万人,其中李姓人口占九成。历史上曾经出过两名状元,四十八名进士。该村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村落建在船形地上,浮飘于冷江与灌溪之间。在下灌村前,有一座山,山上建有一塔。站在村后的高处看,这塔山犹如一根撑杆,把一个偌大的下灌大船,牢牢地锁定在这两水之中。下灌村是总称,实际含泠江村、下灌村、状元楼村和新屋里村四个行政村。木质的老屋、雕梁画栋的古建筑群、青石铺地的古巷、沧桑的石拱桥,走在村里的大小街巷,一股历史的幽香暗暗袭来。这里有四口古井、七座祠堂、六座青石拱桥、上百座明清风格旧宅等古建筑,如一幅…详情 ▷
舜庙时间为现代。位于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舜源峰下。此为祭祀舜帝之大型建筑物。庙原在九嶷大阳溪,唐僖宗时(874—888)徙建于九嶷玉琯岩前,明洪武四年(1371)迁入现址。明清两代每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每遇大祭,朝廷钦差祀官持诏至。庙屡经修葺。明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谓:“陵有二大树夹道,若为双阙然,其大俱四人围。庙僧呼为珠树,……由二珠树中入,有屋三楹,再上一楹。上楹额云舞于遗化,有虞帝牌位,下三楹额云虞帝寝殿,列五、六碑,俱世庙、神庙二朝之间者。”现存殿宇为清末及民国31年(1942)修复。1962年失火,拜殿焚毁。后正殿、寝殿、碑亭塌毁。2世纪9年代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扩建,已恢复明清时代格局。陵庙占地两万多平方米,从山门到寝殿,进深244米,东西宽11米,四周宫墙长16米,宽6米,总面积96平方米。山门外神道两旁有11对石狮、石俑,并有一对汉白玉龙腾华表耸立两旁。陵庙内主要建筑有午门、拜殿、大殿及厢房、碑廊等。午门面积24平方米,高14.8米,有三券门。拜殿为232平方米,重檐飞角高14.4米。大殿前有月台…详情 ▷
水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永州市宁远县水市镇水市圩,宁远县城南18公里处,为纪念红军烈士以及195年在三二九暴动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立。1949年11月17日,宁远县和平解放,但是一小撮分子不甘心失败,妄图死灰复燃,梦想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以郑元赞(国民党团长、县长)、欧平成(军统特务)、欧隆(国民党营长)为首,组织了中国国民党华南铲共总司令部组织,进行活动。195年3月29日,“华总”组织在宁远二区的水市、和平、下陂等地进行武装。王昆、郭金生、龙进星、欧燕、赵岐山、石朝生、蒋化坤等7位革命干部惨遭杀害。3月31日,宁远县委依靠广大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清匪反霸和镇压运动,参加三二九的犯罪分子,除首犯郑元赞潜逃台湾外,其余全部逮捕归案,欧成平等114名主犯被依法镇压。郭金生、石朝生、欧燕、何班长、龙进星、赵岐山等6位烈士的忠骨安葬在二区水市烈士陵园内。1964年,红军长征牺牲的11位红军烈士的尸骨也从水市田家、小南海、天堂太阳洞迁到水市革命烈士陵园内安葬。水市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约2余亩,大门上方书有“革命烈士陵园”横额。烈士陵前,立青…详情 ▷
牛丫岭岭瑶寨位于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牛丫岭村。瑶寨由清末瑶民冯任古选址建筑,历五代人,建成现有规模。瑶寨占地2余平方米,筑于两山梁之间的南山梁半山坡,坐南朝北,由五栋土木结构房屋组成。按瑶族习俗,依山势而建,夯土为墙,立木为柱,半地半楼,23层的千脚屋(吊脚楼),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具有瑶族风格的古民居。2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