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母桥位于丽水市缙云县壶镇.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个叫载扬的吕姓弟子修建的,距今已有188余年了。据旧县志记载,“凡十三空,长六十七丈。”贤母桥是一座有十二个桥墩的石拱桥,横跨好溪上游,全部是用块石横联拱砌而成。桥长为21米,跨度为139米,高约8米,宽8.7米,靠南边的是机动车道,有7米多宽;靠北边的是人行道,宽1米多,比车道高出18厘米。贤母桥还有着光荣的历史。193年9月,红十三军第三团和暴动共16余人,一起经过贤母桥,到壶镇进行革命斗争。战斗结束后,贤母桥下就有三四十名革命先烈壮烈牺牲。在贤母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红旗、铁锤、稻穗和镰刀等图案。贤母桥之所以叫贤母桥,是载扬为感恩自己的母亲而命名。…详情 ▷
仙都石梁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5年3月16日仙都石梁桥包括板堰石梁桥、鼎湖峰石梁桥、练溪石梁桥三座,均横跨好溪,相距约3公里。板堰石梁桥建于清初,75孔,长115米,宽.6米,高.8米;鼎湖峰石梁桥初建于明,修葺历史不详,44孔,长77米,宽.77米,高.8米;练溪石梁桥重修于清末民初,81孔,长145米,宽.78米,高1.4米。结构基本相同,用倒梯形长条石扎入河床直立为桥墩(柱),墩(柱)作成燕尾榫状(燕尾榫上游小,下游大),上扣铺桥石板(梁),在桥墩(柱)下游用条石斜向支顶,根据桥宽不同或视取材难易等情况,桥墩(柱)分单柱和双柱并立两种。石材多用地产青石。仙都石梁桥是一种古老的桥梁形式,古谓“过水明梁”,比较适合山溪河床较宽、常水位浅、洪水期短的自然情况,是我省规模较大,制作较为精致的石梁桥,为研究古代梁桥提供了重要实物。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云县爽面博物馆位于“浙江绿谷”生态示范区——缙云县舒洪镇姓王村。自216年4月开始建设,于217年1月完工,是一个集爽面文化展示、体验、品尝及培训为一体的基地。缙云爽面是缙云十大乡愁富民产业之一,作为开展“草根创业”行动的重要内容,已纳入216年民生清单。28年被丽水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1年被评为丽水市处州十珍农产品。作为老牌的土面生产基地,缙云爽面在业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现已形成了“玉屏山”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省级著名商标。舒洪镇姓王村是土面文化的发祥地,制作历史悠久,是我县最大的土索面生产加工主产区,该村加工土面农户已达4多户,年加工量达4吨,产值达48多万元,实现利润3多万元。并于25年成立了姓王土面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增收保驾护航。该合作社于28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17年成为我县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缙云县爽面博物馆总用地面积673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52.3平方米,内设爽面文化展示区、爽面加工制作体验区、培训…详情 ▷
缙云县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坐落在县城新区黄龙路14号,占地面积5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78平方米。于23年正式投入使用26年12月正式开馆,28年1月1日起,向全社会免费开放。馆内设有展厅(6个)、文物库房、中控室、碑廊、序厅、办公室等。常设《缙云历史陈列展》、《李震坚艺术展》、《馆藏碑刻拓本艺术精品展》三大基本陈列。馆藏文物资源丰富,总量达18余件,种类有陶瓷、玉器、书画、碑帖、史料、古籍、民俗文物及革命文物等十多种,藏品主要以李震坚书画为特色,其中二级珍贵文物9件,三级珍贵文物157件。博物馆的平面借鉴了古民居的三“线”———中轴线、穿和备弄线:中轴线是展厅布置的潜在准绳,导引着参观人流,并兼顾了建筑的礼仪要求;穿被借用作北面内部办公的穿行通道,强调了简明高效;备弄线则作为与中轴线平行的临时观展线,连接了临时展厅、公众休息厅与碑廊等空间,并以较轻松自在的姿态,综合了中轴线的严肃主题。这种由平直的点、线、面所产生的流动整体充满了生机,使原本有限的空间外延并不断扩大。博物馆入口处设有一长形水池…详情 ▷
前岙村卢氏民居为三进两天井式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清道光年间贡生卢汉扬(1785—1866)所建。建筑坐西朝东,整体平面格局呈纵长方形,沿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正厅、后堂三进,两侧分列厢房,总占地面积约88平方米。门厅二层单檐,面阔三开间,明间梁架四柱七檩。雕刻图案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后部明间为廊轩,次间设天花,与正厅、厢房前廊构成室内回环通道。正厅三开间,明间四柱七檩带前后下檐,前设廊轩。后堂开阔三开间,明间七柱七檩带前下檐,前设穿廊带两侧夹屋。前岙村卢氏民居整体格局完整,木雕及砖雕精致,体现了当代高超的传统工艺水平,颇具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详情 ▷
大溪滩窑址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元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壶镇大溪滩村南5米。1982年冬发现。面积约2平方公里,包括大坟山、窑山头、四叉门前、馒头山、面前山等地点共19处窑址。采集瓷器有碗、盏、盘、洗、瓶、罐、壶、碾钵、鬲炉、油灯盏等。胎灰白。釉色有青黄、蟮黄、青绿、青灰、褐黑、等多种。装饰有云纹、水草、莲瓣、菊、鱼、蝶等多种刻划、印花图案。碗底印有“清凉河滨”、“河滨遗范”、“儿男遗范”、“金玉满堂”等字款,还有八思巴文。窑具有垫饼、垫圈、匣钵、喇叭形与圆筒形支座等。属龙泉窑系。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玉屏山位于浙南石城东南二十里的姓王村,号曰“两山半”,面积达到18余平方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说一山裂成两半是被风水先生骗了,一脚踹出来的;另一个说法,山下有一条雄龙,所以作为风水山镇锁,自古郁郁葱葱,村里从不迎龙灯是省得它出来而发生火灾。山间的培土植树起于宋,山中树木以常绿阔叶硬木为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建筑奇材。自古的封山育林,以致村民也不可擅入,有记载的大规模砍树是盘溪中学建校时(1956)。现为省级生态公益林。山麓砌有两道石墙,残完程度不一,古色古香,很有韵味。贴近山体的几处遗址,木、石、土已经浑然一体,好几方石块和虬结的树根亲密无间;外道石墙保存完整,长达五六十米,挺立在山基外一米处,蔚为壮观。…详情 ▷
双港桥贞节坊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新建镇双港桥村西5米。刻在七星宫后山西麓山嘴岩石上,为四柱三间五楼重檐牌坊式样。用半浮雕。宽3.7米,高4米。明间正中刻“圣旨”二字,额枋上刻“贞节”二字,下刻“旌表陶尔泰妻马氏坊”,柱上刻“缙云知县汤成烈儒学田希伊”及“咸丰十一年(1861年)孟秋三月日立”。刻于清咸丰年间。据传后人无力建坊,故使用石刻方式。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九进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壶镇工联村。清嘉庆末年壶镇大户吕载扬兄弟所建,坐西朝东。总面积32平方米,有南、中、北三轴线,每条轴线为三进。中三进有门厅、中厅、后厅及大天井二,小天井六。各进面阔三间,通面宽各2.6米,两侧厢房各11间。左、右三进建筑布局对称,中间各有一弄,宽1.25米。中间三进门厅砌上明造。砖墙和牛腿上有精细的人物、动物、花卉雕刻。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慕义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5年3月16日慕义桥为三孔石拱桥,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西向横跨漳河。桥全长53米,宽3.5米,高8.1米,三孔等跨均8.6米,桥墩迎水面有分水尖,桥面设桥栏,桥额题“慕义桥”三字,落款“道光十二年”。桥东侧设有供路人祀神、休憩的桥亭建筑,平面长方形,与拱桥垂直布置;中为通道,两侧各有一座三开间硬山顶建筑,左右相向,对称布置,山墙观音兜形式,建筑石柱木梁,用材较大,雕刻丰富。慕义桥是一座石拱桥与桥亭相结合的桥梁建筑,类型独特,文物价值较高。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在西施村道门自然村,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这座老宅是清代光绪年间武进士、福建泉州游击将军施化麟的府第,俗称“丛公堂”、“总兵府”,又称“游府”。如今,这里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料载,施化麟乳名施文彬,生于同治壬戌年五月,光绪壬午年举人,己丑科进士,历任营守府(京师禁卫军)、军机房行走(兵部机密院传令官)、都尉钦差官等职,后因暗助戊戌变法得罪慈禧,外调任福建前协泉州游击将军。在抗击海盗、反击洋人入闽中曾多次荣立战功,终得慈禧太后赏识。整个府第总面宽52米,总进深53米,占地2836平方米,由主体建筑、两侧附属建筑、青云楼三大部分组成。府第建筑照搬福建泉州的游击将军府形制建造,规模略为缩小,是一座壁垒森严的军事堡垒。时至今日,府第已老,但你倘若身临其境,还会感触到将军府当年的威武和风光。…详情 ▷
大道坛据传是南宋尚书潜说友的尚书府,但宏大的官邸已经在七百年前那场中遭毁,现在是一片大“广场”,正是由于它的大,成为了姓王村丧事的举办地。大道坛周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当属明清的古建筑,多数为村中大地主占有,所以在解放后受到冲击,现在在它们的大宅门石匾上仍可清晰辨认时代印记,如“劳动光荣”、“一心向公”、“忆苦思甜”等等,所幸老房子里木雕保护完好。在大道坛往上,水塘头左右曾有一座砖石结构牌坊,上雕刻有鲤鱼、牡丹、蝙蝠、寿桃、诗书等吉祥图案,其中砖雕与石雕虽经历史洗刷依然艳丽动人,特别是覆盖在上的黑色琉璃瓦当。姓王村里建于清嘉庆(1796)年间的王氏宗祠,占地面积为缙云县之最,共计达1余平方米。祠堂共四进四厅,主厅(第三厅)由石柱支撑,古时曾有“文魁”、“武魁”、“敕封临淮大尹侯”、“妙手回春”等匾额,下有王姓昭穆祖先堂,供有历代牌位,楼上曾存有赶张山寨台阁。现为姓王村双委驻地。现在祠堂仍可见的除了文革后重篆的祠首“王氏宗祠”外,只有木雕牛腿尤为精美,只是由于保护不力,失窃居多,堪称艺术的已是村委后补之作。百年风雨侵蚀,木建筑为主的祠堂,坍圮与火患风…详情 ▷
括苍古道起讫(途经)地点:现存完整古道起点为缙云县桃花岭村樊庄路口,经隘头村、桃花洞,过丽缙县界,莲都区三望岭村、高青村、却金馆村,终点为余岭脚。总长度:2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括苍古道历史悠久,始拓于东汉至南朝年间,距今15余年,唐代定为驿道,至明清两代,已成为温州、丽水往金华的官道。古道路程较长,历史上古道自缙云县城至丽水城,全长43公里,现存古道自缙云县桃花岭村樊庄路口,至莲都区岩泉街道余岭村,长2公里。现存古道路径千年不变,路面完整,全部为块石彻成。古道人文底蕴深厚,何公却金、孝子守墓,廉孝二义在此完美体现,高机吴三春忠贞爱情故事传颂至今,现存历史古迹十分丰富。信息来源:浙江省林业局…详情 ▷
白茅云衢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前路乡白茅村内。俗称进士门。为木构牌坊,明永乐庚子(142年)科举人赵宗荣建。两柱一间,两侧有山墙,面宽5.4米,进深4.9米。柱用夹柱石,两柱头各施五踩斗栱一攒,前后檐枋间各施五踩斗栱两攒。悬山顶,保存完好,枋上尚存“云衢”匾。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坐落于浙江省丽水地区缙云县城东7公里处,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美丽、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自隋代起闻名于世。据记载,唐天宝七年(748年),刺史苗奉倩以有许多缤纷彩云回旋于此山,山谷乐声震天,山林增辉,上报于朝。唐玄宗赞叹道:“是仙人荟萃之都也遂亲书“仙都”二字,其名一直沿用至今。仙都山,古称“缙云山”,与黄山、庐山并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仙都道教兴盛,佛教发达,景区内建有黄帝祠宇(玉虚宫)、黄龙寺、栖真寺、妙庭观、缙云堂、南宫寺、乌伤侯庙、独峰书院等人文古建筑,其中“黄帝祠宇”规模最大,是炎黄子孙祭奠朝拜中华民族始祖的圣地。仙都风景区分布于东西约1公里的练溪两岸,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山四个景区组成。由姑妇岩、小赤壁、倪翁洞、鼎湖峰、芙蓉峡等3多个景点组成,计有72奇峰,18处名胜古迹。总面积1662平方公里。电话57831232…详情 ▷
独峰书院,坐落在浙江省缙云县的倪翁洞景区内,位于好山山麓,面临好溪(练溪),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纪念地。元《仙都志》明《处州府志》等书载:独峰书院在练金溪西,正对独峰。宋淳熙壬寅(1182),晦庵朱先生持常平节上疏劾台守(唐仲友)未报,八月二十二日巡历到缙云县,倘徉于仙都山,以伺朝旨,有:于此藏修,之语。同时,作《追和徐氏山居韵》七绝一首:“出岫孤云意自闲,不坊王事任连环。解鞍盘礴忘归去,碧涧修筠似故山。”朱熹离开后,他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宝庆三年(1228),在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下,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作为讲贯之所,以示纪念。咸淳丁卯(1267)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说友拨款扩建,名为独峰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缙云知县何乃容改址在好山脚下的“晦庵先生弥节于此”之处重建。独峰书院,建筑风格属晚清,占地12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钱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内展览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详情 ▷
导游鼎湖峰是整个名胜区的核心,是仙都的标志。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拔地17.8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石柱,誉称天下第一峰。倪翁洞又名初阳洞、位于鼎湖峰西练溪边初阳山上,相传古时一倪姓长官,嫉欲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多摩崖题刻。其中“倪翁洞”三字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小赤壁,倪翁洞向东过溪,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呈褚红色,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长数百米,或称龙耕路,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驾龙耕出来的。芙蓉峡,自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口,两侧峭壁通体漆黑,最狭处仅容一人穿过。影片《阿诗玛》中,阿黑张弓裂石镜头即摄于此。入内四周高崖围立,中间绿草成茵,叫紫芝坞,相传是东海八仙饮山泉尝紫芝之处。最佳旅游时间: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仙都都将举办旅游文化节。内容有:公祭大禹、登山竞技、攀岩比赛、飞渡表演、民间文艺表演等。仙都,古称缙云山,相传是黄帝觞百神和炼丹飞升之地。它由仙都、黄龙山、岩门、大洋四个景区,鼎湖峰、小赤壁、芙蓉峡,倪翁洞、黄帝祠宇、独峰书院、黄龙寺等五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166.2平方公里。天台…详情 ▷
仙人义井位于老村中心,处于村中古道的中点,是村中最宏大的建筑群遗址“大道坛”的附属建筑(或者说相映成辉)。据这几年的考据该井当属七百多年前潜说友尚书府的遗存。该井当属姓王村最古老的人为建造当属无疑,直到21世纪的头七八年还发挥着自己的特殊作用,最后因为污染和村中自来水遍及等原因才偏废。井栏由五尺见方的整块岩石凿空所得,以“仙人义井”四字分别刻于井栏四周,字迹已然模糊,经仔细辨认,“井”、“人”二字还好辨别,“义”字属繁体,上半部“羊”仍非常明显,只是下半部“我”字已经基本看不出来,“仙”字已经看不出来,只剩一个单人旁。井中之水异常甘甜,完全超过方圆百十里的饮用水,在近现代之前,姓王的水也是远近闻名的好。仙井的作用只剩元宵佳节姓王村迎灯时,灯头需要驻留此处,焚香礼拜住在井中的仙女(井)娘娘,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实际利用价值,现处于村民自主保护中。…详情 ▷
岩下石头建筑群位于缙云县壶镇镇,年代为清。2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苍岭古道起讫(途径)地点:西起缙云县壶镇镇苍岭脚村,途径黄秧树、槐花树、冷水、黄泥岭、南田等村,东至仙居县苍岭坑村。总长度:26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苍岭古道,古道开凿于唐朝之前,是古代婺州、处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括孔道“浙赣千年驿路”。准确地讲,这是一条仙居走往内地的盐道。古道路宽有一米至二米,路面用大块岩石铺垫,古道两侧大山夹峙,山岭峻险,山道蜿蜒,被誉为“浙西南第一岭”,深秋时节,两旁红彤彤的枫树,染浸着苍岭古道的万般景象,如果赶上夕阳晚照、枫叶红遍的时候,晚霞中如血染的苍岭,景色甚美,“苍岭丹枫”因此被誉为“仙居八大古景”之一。如今被誉为浙江省十大徒步行走线路之一。信息来源:浙江省林业局…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