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节烈坊翁氏节烈坊在罗镜镇驸台管理区牌坊村。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旌表节妇翁氏而立。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砌筑,楼为庑殿顶。正中灰塑金童玉女捧月,两端塑彩凤一对,垂脊翘起,下塑两个托梁力士,上塑四个彩凤。次楼依半个明楼模样各塑三个彩凤,但形态各异。整座牌坊上共塑12个飞凤,栩栩如生。明楼正中两面镶嵌“旌表”匾额,加上彩塑飞凤,配以山水图案,以及各种人物造型,重彩粉饰,精妙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5年公布为罗定县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蔡廷锴将军故居在罗镜镇龙岩村大华山下,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的出生和成长地。故居建于1912年,三进院落合院式布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粤西典型农家大屋,占地7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前有、回廊。两侧设有附屋。后座两角置有炮楼,屋前为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四周砌围墙,附屋设有猪舍、牛栏、厕所等。通巷设水井,是粤西典型农户大屋,略带客家大屋风貌。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1992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了主体部分。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前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匾额。蔡廷锴父母墓园在罗镜镇东山,筑于半山,有石阶可拾级而上,坟茔为六角亭,坟茔后面矗立一座石牌坊,牌坊镶有一块花岗岩匾正面为蔡廷锴亲笔书写“生我劬劳”,北面为李济深题刻了“山河并寿”。景点位置广东省云浮市罗定罗镜镇龙岩双轮角村…详情 ▷
下山儿洞遗址位于罗定市苹塘镇周沙村一处石灰岩洞穴。年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1984年发现,1986年发掘。晚期堆积出土一段人的挠骨化石,骨体表面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属晚期智人;一些有人类加工痕迹的蚌壳,属于蚌刀;还有少量动物骨骼、牙齿,种属有黑鼠、蝙蝠。早期堆积中发现有4多种动物化石,相当数量属于绝灭种,时代为更新世中期,其中黑猩猩的牙齿化石有5多枚,此外,还有长臂猿、巨羊和扬子鳄等,具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1994年罗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附台翁氏牌坊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附台村。罗定罗镜翁氏牌坊,一座纪念古时一位节妇而修建,非常难得一见。藏在罗镜的小村子里,许多人并不知晓。罗定每个乡镇都有历史文物建筑。每一座都是了不起的建筑。翁氏贞节牌坊位于区氏宗祠外,据该宗祠后代介绍,此宗祠为区氏元德公之父而建,建此祠二十年后,元德公通过层层考试,成为一个进士。元德公考上进士后,翌年,因病而亡,留下其妻翁氏与四个孩子。其时,翁氏方才二十二岁,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翁氏一生不改嫁。后此事传于道光耳中,便派出国师到罗镜,专门为翁氏修造了此牌坊。…详情 ▷
铁炉村冶铁遗址位于罗定市船步镇铁炉村。1982年发现了铁炉、旧炉督、鸡公炉、渣炉、凿石炉与水源炉等6处冶铁炉遗迹,其中铁炉一处面积约5平方米,有大量铁渣、矿石和炭屑。五座炉炼出的生铁汇集到铁炉进行炒炼,铁炉村东侧有炒炉遗址。该地以炉为地名,六座炉属同一炉主。炉主麦文元,东莞人,其四世祖曾向水源炉欧姓人学铸铁。《两广盐法志、铁志》有关于渣、水源两炉的记载。…详情 ▷
唐罗定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位于罗定市苹塘镇谭礼村龙龛岩石室内,刻于距地面高2.5米凹凸不平的岩壁上,宽1.13米至1.15米,高.76米至.8米,面积约.9平方米。共刻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数2多至3多字不等,正楷,字方寸大小,镌刻精湛娴熟。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刻,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陈集原撰文。除二、三字外,余皆清晰可辨,内有武则天创制新字1多个,六朝碑版别字百多个,以六朝骈体文写序。《龙龛道场铭并序》是广东现存最古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现存最早的唐刻,历代金石家对龙龛岩石刻给予极高评价。由于石刻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民族、民俗和地方史志、书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该石刻文字先后被收入《全唐文》、《广东文征》、民国《罗定州志》和阮元主编的《广东通志·金石略》。1993年香港三昧出版社出版,陈大远、郭兴富主编《岭南第一唐刻——龙龛道场铭》一书有详细的介绍。《龙龛道场铭并序》的作者陈集原,泷州(今罗定)开阳人。“代为岭表酋长”。曾祖父陈法念、祖父陈佛智、父陈龙树,俱为地方大官,陈集原于圣历二年撰此铭时官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详情 ▷
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罗定市龙湾镇(25年改名,之前为扶合镇)的南充村是集雄、奇、秀、雅、险、幽于一体的自然山水迷宫。据传这里是远古时期神龙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龙湾。龙湾地属著名的云开大山山脉,海拔高度61251.5米,山势险峻。景区坐落在“”字型山谷的中心,方圆16平方公里。这里森林茂密,瀑布飞扬,有华南地区瀑布落差最高、瀑布最多的大型瀑布群。其中最高落差为6多米,另有一瀑布落差3多米,堪称“龙湾高瀑华夏第一,山水之魂世界一绝”。龙湾原始次生森林茂盛,山水风光优美,被誉为“山水之府”。有两亿年前恐龙时代的植物桫椤村,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珍稀野生水陆两栖动物蝾螈,是龙湾的镇山之宝。林中还可以找到古时代刀耕火种的遗迹。漫山遍野都是红枫林和古藤,林中蕴造着极高的空气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3种疾病具有缓解和辅助治疗的作用。龙湾一年四季景色多变,“春山冶艳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经绿而如洗,冬山寒雪而如玉”,是人们领略名山大川和自然风光的仙境胜地。镇上有国家二级保护名贵植物沉香的培育基地。走进沉香林…详情 ▷
罗定文塔矗立于泷江曲水环抱的一个半岛上,建于明万历39年(1611年),塔高47米,建筑宏伟壮观,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宝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层塔檐微微翘起,状如绽开的花瓣,整个塔身有如七朵盛开的花儿叠成,顶层由一铁柱直插苍穹构成塔尖,四周用铁链牵护,形若伸出的花蕊。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色彩华丽的花塔。塔顶的连花座铁柱总重逾7吨,为广东古塔之最,铁柱上镌刻有造塔时的建塔铭,也是迄今我省已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绝对年代的铁铸塔柱,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塔地处曲水环抱之中,与神滩庙妆楼双峰相对,河上七级浮屠映照波心,登青云桥揽胜有宝光荡漾之趣,成为明清罗定八景之一,曰:“东桥塔照”。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历时三年竣工。清嘉庆五年(18),曾修塔顶,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培筑塔基,1988年,省、县拨款重修,塔刹按明代式样重铸,并加装了防雷设施。文塔呈八角形,高47米,外观7层,内分13层,顶层竖6带铭刻的莲花座铁柱,稳重威武,直指蓝夭,端庄华丽,气势雄伟。远望文塔,宛如一座色彩艳丽、玲珑精巧的…详情 ▷
清罗定菁莪书院位于罗定市城镇北区道前街。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书院为院落式布局,面积925平方米。第一进为门楼,圆拱门,门后有亭,亭后为宽敞庭院。第二进为主厅,二层,高台阶。主厅后之天井加上盖,成为香亭,供祭祀用。其后为后厅,设有神龛,放置乡贤神位。香亭两侧有小天井。主厅和后厅两边均置厢房。主建筑左侧为两进客厅,用天井与主建筑隔开,以利通风。书院内墙绘有多幅精湛的工笔壁画。1985年罗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背夫山墓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背夫山,1983年清理,为战国早期土坑墓。墓长4米、宽2米、深2.3米。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陶瓷器共116件,在97件青铜器中,有人首柱形器4件,其余的以兵器最多,有戈、剑、矛、钺、镞等。此外为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工具等,出土时排列有序。该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扰乱,随葬器物在墓坑内呈纵线排列,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数是实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纹是广东常见的组合印纹。在墓坑底部设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两对竖放于墓坑两端,各种随葬器物放置有序,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埋葬规格和仪式。出土器物中,兽耳铜鉴、铜三叶矛、叉、锯、镰和陶豆,是广东首次发现。有胡铜戈是广东战国墓中发现的同类器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十分难得。随葬器物中,有的具有中原青铜器的特点,也有不少器物反映了广东与南方各地青铜文化的联系,更多的器物具有广东本地的文化色彩,如人首柱形器。墓葬器物出土时,青铜器多见织物包裹痕迹。其中,鉴内有竹编织物的痕迹,剑套在漆黑地朱绘云雷纹的木鞘内;箭…详情 ▷
罗定黄氏大宗祠位于罗定市素龙镇谭祝村。黄氏于明洪武年间入籍泷水县(今罗定),永乐年间四世祖黄克任布政司理问,诰赠通议大夫。其弟黄斌任江西按察御史时,在村里建祠堂,以显耀乡里。宗祠历经多次修葺,最大的一次在清乾隆年间。祠为七进,建筑面积156平方米。面宽13米、总进深达12米。第一进为门,置五级台阶,九架,深4.8米,设有门屏、槛栏、石墩、石鼓等。门楼后天井正中砌一道直通二进大厅的石阶,天井两边各有一座长7米、深2.4米的卷廊。第二进厅前面为一个进深4.8米的卷廊,两侧各设一个小券门,厅堂面宽、进深均三开间。第三进厅梁架结构与第二厅相同,唯厅后正中砌一道墙,设神龛供奉祖先牌位,两边设侧门通第四厅。第四进厅和第一进一样,都是敞开式布局,但天井无廊庑,亦无侧墙门。第五进客厅在乾隆年间重修时被拆去后半,并砌了后墙。原祠第六、七进已倒塌。该祠梁架简练古朴,用材考究,结构紧凑实用,保留明清建筑风格。…详情 ▷
国宝黄公祠,清。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素龙街道七和村。…详情 ▷
鹤咀山墓位于罗定市罗镜镇鹤咀山,1983年清理,为夫妇合葬墓。平面呈“艹”字形,长9.3米、宽4.5米。墓早年被盗,券顶塌陷。并列两个甬道各长3.1米、宽1.54米,前后均有券门,前门有九级台阶,前室不分隔,宽4.5、进深1.36米。后室用砖墙分隔为两棺室,长4.82米,北室宽1.64米、南室宽1.56米。墓壁系用顺砖砌成,后壁凿山砌筑,均砌有券顶和直棂窗。后室地面比前室高出36厘米,用七道台阶相连。两棺室地面均有七个木柱洞,棺椁和木柱均已腐朽无存,铺地砖呈“人”字形错缝平铺。墓室内尸骨无存,南室发现棺钉24枚,北室发现棺钉33枚,北室有砚、茶杯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男性;南室有金饰物、铁剪、铜镜等随葬物,墓主人应为女性。出土随葬器物68件,有罐、碗、杯、砚台、束颈瓶、金饰、铜镜、铁剪、滑石猪等。出土的青釉瓷器、釉色滋润。罐为四耳,六耳,通体修长。滑石猪长厘米,用本地石英石雕刻而成。南室发现的半面铜镜反映当时的埋葬风俗。两件金饰物出土时色泽璀灿。金指环小巧玲珑,由纹路清晰的金丝扭成,金手镯扁凸形,用简易的冲压工具制成,表面刻有四组栩栩如生的神兽瑞草图…详情 ▷
罗西书院位于罗定市泗纶镇。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2年),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5年)重修。书院三进,院落式布局,面积98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第一进为山门,左右各有一厢房;进门为天井,两侧连接走廊通侧门。第二进为中厅,中厅四面是天井,两边侧门面向中厅。第三进为后厅,左右亦各有一厢房。整座院落,天井较多,内外相通,有利通风采光。除中央采用可开可关的敞口厅,厢房亦灵活布置成敞口厅,形成“四厅相向”的巧妙布局。厅房用墙柱承重,并根据地形特点采用前低后高,逐进升高地基,更有利排水和采光。书院建于半山上,风景优雅,是典型的乡村书院,保存较好。1985年罗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南门垌墓位于罗定市太平镇太平河东岸的山丘。年代在战国早期。1977年清理墓葬两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一号墓长4米,宽2米,深1.7米,墓向23。随葬器物136件,有青铜器鼎、缶、鉴、钟、钲、盉、人首柱形器、剑、矛、戈、钺、斧、镞和陶缶。其中鼎、盉、鉴饰蟠螭纹、綯纹,铸造精致;甬钟6件,但所铸饰勾连雷纹各有不同,似属凑合起来的编钟;43件铜钺均有打磨、使用痕迹,说明墓主人拥有大量生产工具;陶器纹饰为勾连雷纹与方格纹组合。推断该墓的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二号墓长2.5米,宽1.5米,深1.6米,方向为南偏西。随葬器物11件,包括有铜器剑、矛、刮刀;陶器瓮、碗、盒以及滑石环。其中瓮饰米字纹,盒饰弦纹、水波纹、篦点纹。年代为战国晚期。此外,在这个地点北面1公里处还有1座墓,墓穴已毁,随葬品仅见1件长剑和1件陶罐,罐为垂腹、圜平底,饰席纹与细方格纹组合。…详情 ▷
罗镜东山公园,位于广东省罗定市,以修复太平天国凌十八扩清纪念馆等历史名胜古迹为主题,集休闲、观光、纪念、集贸于一体,占地面积16亩,总投资3万,首期建设1亩,投资5多万元。公园计划建设一个能容纳一万人以上,占地7平方米的广场;建设一个停车场,占地面积3平方米;建设一个牌坊,牌坊门前建成一个小厂场,占地约3平方米;建设八角亭、六角亭、行人回廓和大花坛等休闲设施;建设一条6.5米宽的水泥石级道路直通山顶广场,铺设一条1公里长的环山公路;东山公园的建成将成为罗镜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将会带动罗镜的各项各业的迅速发展。…详情 ▷
罗定市连州蒲垌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位于连州镇蒲垌村,距罗定市区38公里,境内千山沉浮、曲水回环、高崖怪石、层林叠翠、鸟鸣蝶舞、飞瀑连环、幽谷梯田、民居山寨。这里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坏境优美,无不渗透自然之美。旅游景点繁多,主要有蒲垌自然山水旅游区、云致逍遥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茶文化旅游区、名茶大观园、云进祖庙、平北度假山庄等。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向往原始山野风光的地方,是一处集传统教育、休闲、度假、观光、避暑为一体的综合景区。…详情 ▷
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道办事处北区社区居委会道前街。原为彭家祠,清末民初建筑,坐西南向东北,面阔32.3米,进深33.7米,面积188平方米,广三路,纵三进。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平瓦,两登带巷,边路正立面有两个高大镬耳山墙,中路前两进有四个镬耳封火山墙,第三进,两层,两侧有镬耳封火山墙。前门三级台阶、麻石梁柱、平袱4步架梁、外凹肚门。登带巷有三个搭洒,门厅三开间二进深,四石柱,11架梁,中厅三开间三进深,梁架被天花板屏蔽。前有6檩卷棚顶檐廊,东厢有议事厅,三开间三进深,前为四柱卷棚顶檐廊,中平袱7架梁延接后墙,其余为厢房,登带巷有三个长天井。第三进开横门,前有天井长廊,后楼共有7柱骑楼券拱式迥廊,有护栏,东西厢为楼梯房。该建筑以后楼最具特色,为清末民初最具规模的合族祠,1944年曾作为三罗民众抗日指挥部,统率三罗地方武装联防保境抗日,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94年6月8日公布为罗定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12年1月2日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罗定学宫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下辖罗定市罗城镇西区,为清代罗定直隶州的学宫。罗定学宫是广东西、南二江流域仅存的形制最完整、规模最大、保存古建筑物最多的学宫。学宫俗称文庙、孔庙,专为祭祀孔夫子而设立。罗定学宫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后代多有修缮,占地面积83平方米。中轴线主体建筑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御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等,两侧配两庑、乡贤祠、名宦祠、奎星楼、德义祠、学署和明伦堂等。罗定学宫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朴素、轻巧、实用。整体布局严谨,遵守传统形制,细部装修和装饰又有创新,铺地、砖柱、斗拱等做法都很有特色。如大成门左侧的名宦祠和明伦堂、右侧的乡贤祠都是岭南硬山顶厅堂式建筑;学宫的砖木结构结合巧妙,简洁明了,善用当地材料,其中凹心砖的砌筑很独特。这种砖为南江流域首创,砖体分阴阳面,砖身轻,用这种砖砌出的墙体稳固性好、能隔音隔热。大成殿前露台正对御路的石阶前有一块雕龙丹墀,上有雕刻十分精致的“云龙”图案,所用石料是当地的红砂岩石。罗定学宫是清代地方学校建筑的代表,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教育、认识儒家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详情 ▷
梁家庄园位于罗定市黎少镇榃濮村,泗纶河与泷江河交汇河口。建于清光绪年间。庄主梁胜泉是清咸丰年间暴发户,后成为地方豪绅。梁家拥有万多亩田产和1多家商店,民国36年(1947年)就有婢女126人,长工无数。庄园占地6万多平方米,共建造26座大屋和6座炮楼。庄园内养有一批师爷和保安营。庄园主体建筑三进,院落式布局,风火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九大厅、四直巷、二横巷,总面积7465平方米。以通巷将纵列厅房隔开,各进又以两条横巷贯通。庄园所有道路用石板砌筑。正立面有三大门四小门,门外筑3米高石墙砌成高台地坪,离河岸4米。河岸砌头。屋后右侧是鱼塘,左侧是一排四列三进院落式建筑,分成两组建筑群。庄园右侧1米是一排横向三座二层大粮仓和一个晒场。晒场砌台阶通向粮仓上层。下层有巷道,四角有五层高炮楼。粮仓门楼前有石台阶直通码头。现建筑群体布局保存尚好。…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