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荆中路。是荆州市重要的人文古迹旅游景点之一。县文庙又名县学或者县学宫。清康熙六十五年迁逮,原建筑群异常雄伟,棂星门外是泮水池,周围有31个石头围(俗名和尚头)。棂星门前有一道塘墙,有36个眼,点一名进士,就注一眼,如点了状元,就把墙拆掉。进棂星门,过大成门,有砚池(即内泮),上建有三座石拱桥,中间一桥桥石刻龙凤,只有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孔,才能踏龙凤而过,这就是江陵俗称“三桥不流水”的地方。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县文庙唯一存在的建筑物。现在文庙园内仍完好地保存着文庙大殿,棂星门等省级重点文物,文庙的斗拱建筑现为全国一绝。棂星门龙凤石雕至今仍闪烁着楚文化的光辉,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棂星门”三个大字仍不失当年的道劲。交通提示位于古城荆州中路西段南侧的荆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园内…详情 ▷
天星观墓群位于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东北天星观村。墓群沿长湖南岸分布,东西长约4.7千米,南北宽约3.5千米。其保护范围内有天星观墓地、黄家湾东汉墓地、杨家台墓地、渔家湾墓地、二龙岗墓地、张湾墓地、陈家咀西周遗址、亨堂坟东周遗址共6处墓地和2处遗址。1978、2年对天星观一、二号墓进行了发掘,资料非常丰富。天星观是一处楚国封君番氏家族墓地,对于研究楚国封君制度和葬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天星观墓地周围的5处墓地,墓主为战国中期的下大夫,随葬品反映的文化特征与天星观一、二号墓有一定联系。这些墓地与天星观墓地共同构成了天星观古墓群的文化内涵,为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楚纪南故城。…详情 ▷
青阳巷18号革命旧址位于沙市区青阳巷北段东侧。旧址原为郑静(中共地下党员)的私人住宅。抗战初期,中共沙市地下党组织曾在此举办党员训练班,王干青担任教员。王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讲演、演剧,如《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对沙市地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起过巨大的作用。当年此房门前曾一度公开悬挂“沙市战地文化服务处”的招牌,并在此举行过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等活动。训练还为当时中共江陵县委所领导的三湖地区抗日游击队输送过一批武装骨干。房屋原为砖木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1966年沙市市政府批准在门前悬挂标志牌予以保护现为一户居民私人所有。信息来源:沙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详情 ▷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红门路东侧。是荆州市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园面积182.5亩,1959年建于太师渊古豫章台遗址上。陵园大门建有4个花岗岩方柱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由原国家副主席提写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陵园以古豫章台为中心,轴线对称总体布局。主干道长约3米,两旁雪松婷立。除革命烈士纪念碑外,还建有纪念塔,塔高36米,象征建塔时沙市解放36周年。塔基座占地2多平方米,塔身呈粉红色。塔分九层,意指“直上重霄九”。塔顶座置一半圆红球,象征喷薄欲出的红日,基座上4个台阶意指中国革命经历4个时期。纪念塔四周松柏挺拔,3多名烈士的遗骨安卧其间。园内还辟有烈士骨灰陈列室、烈士事迹纪念馆等,陈列着革命烈士的遗照和遗物。…详情 ▷
华廊庙遗址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东湖村,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地表可见红烧土和灰坑。采集陶片以夹碳、夹砂为主,陶色以红陶为主,褐陶次之,灰陶极少,纹饰有弦纹、篮纹,器形有鼎、簋、瓮、盂、杯、缸、盆、猪嘴形支座、罐等。该遗址是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万寿宝塔在沙市市区西南之荆江大堤象鼻矶上,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动工,嘉靖三十年建成。为当年袭爵于江陵的辽王朱宪尊其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祀寿而建,其后间有修葺。此塔为楼阁式塔,砖石结构,八角七级,高4余米,下设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顶施葫芦形铜鎏金塔刹,内藏毛太妃手抄《金刚经》。万寿宝塔檐下砖雕仿木额,枋、斗拱做工朴实大方。塔身外壁嵌有94龛汉白玉雕佛像,造型庄重,神韵生动。内壁也有许多汉白玉雕佛像,还有91块花砖和文字砖,分别刻有汉文、满文和藏文,为各地所敬献。每层都有塔门。底层塔门上置一石匾,楷书“万寿宝塔”四字。第四层塔室内有一块“辽王宪鼎建万寿宝塔记”碑,字迹斑驳,是研究塔的宫建历史的珍贵资料。塔内设螺旋式石梯,一至五层为壁边折上,第六层为室内折上。沿石梯攀上顶层,仰见薄云片片,萦绕塔顶,俯见大江茫茫,浪奔涛涌。简介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亦名“接引塔”。万寿宝塔位于沙市区荆江大堤内侧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观音矶(形似象鼻,又称“象鼻矶”)头上。系明藩辽王朱宪炯遵太妃毛氏命为嘉靖帝祈寿(或…详情 ▷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山公园东北角江津湖畔、春秋阁旁。属古墓遗址类风景区,是荆州著名的文物景点和游览胜地。墓封土高2米,墓径3余米。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荆宜施道观察使来谦鸣在此立碑、建亭。石碑题为:“楚令尹孙叔敖之墓”。原碑亭已毁,现有碑高两米,系198年重建。墓地环境优雅,西连蜈蚣岭,东濒便河。孙叔敖,名敖,字孙叔,出生于楚故都纪南城附近的海子湖边,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孙叔敖虽贵为令尹,功勋盖世,但一生清廉简朴,多次坚辞楚王赏赐,家无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孙叔敖的高尚品格,备受后人赞誉。历代文人墨客瞻仰孙叔敖墓,写下了不少咏赞的诗篇。…详情 ▷
万寿园坐落在荆州市沙市区荆江大堤古观音矶头之畔。因园内拥有始建于南宋年间的“万里长江第一矶”观音矶和明代嘉靖年间筑建的“万寿宝塔”而赢得中外游人得瞻目。万寿园依江伴水,九曲回肠的荆江之水三面环绕,全园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园内整体建筑均取明代仿古形制构建,清幽淡雅,玲珑精巧,是游人休闲游览的佳景。“万寿宝塔”为嘉靖年间修建,砖石砌筑,八角七级,高4余米,塔身外壁各层均装有汉白玉雕刻佛像87尊,顶装有铜铸鎏金塔刹,上刻《金刚经》全文。观音矶又名“象鼻矶”,建于南宋,因矶上建有“观音寺”而得名,数百年来为化解荆江危险起到了重大作用。这里亦是临江观水的绝佳处所。伫立矶头,眺望大江远处,天水一色。步入园门,绿树夹道,迎面花坛中央耸立的太湖奇石披绿滴翠喜迎嘉宾。绕过花坛,穿过飞檐斗拱的二道园门“寿苑”,便是雕工精美的“四龙壁”,壁上四条祥龙在天际云海中翻腾遨游,时隐时现,栩栩如生。循着修竹茂林之间青砖铺陈的小道前行,眼前地空寄存豁然开朗,巍巍耸立的万寿宝塔在一片天阔地间拔地而起,直插云端。万寿宝塔呈八角七级,高达4.76米,所存有汉白玉石雕座佛87尊,石…详情 ▷
在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世居江陵。嘉靖进士,神宗时为相,曾下令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裁减冗员,加强边防,浚治河道等都有成效。死后葬此。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等附属文物,现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立石碑一通,高3.6米,宽1.24米,上刻“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碑前还有石制香炉、烛台,再前有半月池,墓四周有土筑莹墙,高3米,占地15亩,颇具规模。…详情 ▷
中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塔位干市区中山公园西北部,为一剑式石塔建筑。塔体呈正方柱形,背北面南,通高115米,底座12.9米,塔周石阶占地496米。纪念塔建于1958年,系抗美援朝时沙市人民捐献购买飞机大炮余款所建。塔身正面刻有朱德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为谢觉哉手书“鼓足干劲完成烈士未竟事业”。白色大理石底座四周分别刻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及沙市市委、市政府撰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文)纪念塔正南约5米处有解放亭,系由原“中正亭“改建。亭塔之间通道以红色混凝土预制方块铺设,寓意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塔区四周种植有青松、翠柏、红梅、雪松,象征着烈士精神万古长青。信息来源:沙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详情 ▷
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位于荆州市沙市区荆江大堤之上,与观音矶千米相望。为了根治长江水患,1952年党中央决策,在荆江南岸的公安县境,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当时调集军民3余万人日夜奋战,仅用75天就胜利修建了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可蓄纳荆江过量洪水54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利设施荆江分洪工程。由荆江南岸公安县境的太平口54孔进洪闸、32孔黄山头节制闸、92平方公里分洪区围堤和荆江北岸大堤加固等工程组成。为了纪念这一造福子孙后代宏伟工程的建设,1952年工程竣工后随即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碑体为一塔形花岗岩建筑,下层西壁浮雕是工程建设兴建时的动人画面;中层四面镌刻有题词、碑文;南面是毛泽东题词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北面是周恩来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东面是邓子恢的古言颂词;西面是李先念、唐天际撰写的纪念碑文。纪念碑两侧,各有亭阁一座,亭上朱栏碧瓦,亭阁内各立大理石碑块,上面镌刻有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的928位英模的名字。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观音矶,伸入江中2多米,始建于南宋年…详情 ▷
川主宫戏楼位于荆州市沙市区碧波路,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1984年拆,1986年,利用原构件复建。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占地面积约96平方米。由戏楼及两侧厢房组成,砖木结构,二层单檐歇山式与单檐硬山式复合形式。该戏楼构思巧妙、雕刻精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研究江汉平原建筑史和戏剧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凤凰山遗址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关沮镇凤凰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北高南低,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采集有大量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等,台面、打击点、锥疤、辐射线及使用痕迹清晰。该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由荆州创业学校和市非遗传承中心共同建成,同时还成立湖北十八匠文化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发挥市场力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传承院,是以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美术技能传承基地(简称荆州市“非遗”基地)为依托,致力于荆楚非遗技能的产品化深度开发,创新荆楚特色文化产品,并探索以产品制造为导向的、生产性的非遗技能传承模式。同时是湖北省首家民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荆州市社区科普大学总校所在地;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基地;荆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传承院,经荆州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批准成立,以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荆州创业学校为教育平台,努力探索荆州非遗技艺与技能传承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结合之路致力推动荆州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详情 ▷
晴川书院遗址位于沙市区便河西路西侧。晴川书院成立于1912年,从最初由同乡会捐款成立的会馆,扩建成为晴川书院,学生也从当初只招收同乡会的后代,变为面向所有想要求学的学子们开放。1936年,晴川书院在湖北省教育厅立案,学校取名为“江陵县沙市私立晴川初级中学”这所学校成为当时沙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前,晴川书院作为中共秘密地下联络基地,为沙市地区地下党组织工作提供了诸多帮助。信息来源:沙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详情 ▷
沙市圆通寺位于沙市立新乡红门路桥寺院简介沙市圆通寺位于沙市立新乡红门路桥,在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荆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沙市章华寺方丈心继大和尚之感召下,在住持禅寺法师的主持和不懈努力下,在十方檀越及善信弟子之鼎力护持下,经过近四载之惨淡经营,现已建有大雄宝殿(接引殿)、韦陀殿、地......寺院格局沙市圆通寺位于沙市立新乡红门路桥,在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荆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沙市章华寺方丈心继大和尚之感召下,在住持禅寺法师的主持和不懈努力下,在十方檀越及善信弟子之鼎力护持下,经过近四载之惨淡经营,现已建有大雄宝殿(接引殿)、韦陀殿、地藏殿、斋堂及僧人宿舍等建筑、基本初具规模矣斯寺坐北朝南,雕梁画栋,庄重典雅、古色古香,实为沙市城郊又一庄严之尼众道场。…详情 ▷
梁代墓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白渎村,时代不详。封土底径约33米,残高2米左右。传为五代梁王墓。(第一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周梁玉桥遗址位于荆州市沙市区玉桥开发区,商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7米。曾多次发掘,发现祭祀坑、灰坑和“吕”字形房基等。出土有铜鱼钩、铜削刀、卜骨及陶器。卜骨经钻、凿,无卜辞。陶器一夹砂红褐陶为主,纹饰有方格纹、绳纹、弦纹、蓝纹、乳钉纹、云雷纹,器形有鼎、鬲、豆、罐、瓮、杯等。(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山公园境内,建于清嘉庆十一年,毁于一场大火,于1934年重建,阁内供奉关羽拜读《春秋》塑像,故名春秋阁。春秋阁原为沙市金龙寺前的一座戏楼,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6年),后毁于一场大火,唯春秋阁幸免于难。1934年重建。建筑灵巧庄重,古色古香。高13米,内供有关羽读《春秋》塑像,生动传神,还悬挂有“三英大战吕布”等画及名家所撰写的楹联。南面草坪上塑有关公赤免马。东邻孙叔敖墓,西邻游廊,北濒便河,南望市中心,环境幽静。荆州春秋阁,是因关羽镇守荆州后的纪念性建筑。阁内供奉关羽拜读《春秋》塑像,故名春秋阁。阁宇建在高大厚实的台阶之上,面阔三间,分上下两层,上为阁、下为室。正面置有横向石梯两道,由此入阁。整座阁宇建筑精巧,三面环水,绿树掩映,似瑶台琼阁。该阁现为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详情 ▷
章华寺位于我市沙市区太师渊路南侧,为楚灵王行宫古章华台遗址。追溯章华寺之历史,必然涉及古章华台。章华台与章华寺两者一字之差,始建时间却相距一千八百年之遥。前者为帝王行宫,后者为佛门净土。章华寺源古章华台而得名至今,古章华台因章华寺而名垂千古。章华台又名章华宫。是春秋时期楚灵王(公元前54年—前528年)于公元前537年修筑的离(渚)宫。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西汉贾谊称: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故有“三休台”之称。台上宫殿亭榭,气势磅礴;台下雕石砌池,金波荡漾。唐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渚宫》中写道:“当时郢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亻垂,飞楼百丈照湖水,上有燕赵亦娥眉”。还因“楚王好细腰”之怪癖,选得数千名细腰女子在宫内日夜歌舞,因而又有“细腰宫”之称。唐代另一大诗人李商隐《梦泽》中写道:“梦泽悲风动自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历史是无情的,章华宫并未成全楚灵王永乐宫之美梦。楚灵王不修德政施,穷兵黩武,贪图霸业,最后落得冻饿自缢而死的结局。岁月流世,斗转星移。章华台这块王宫故地历尽沧桑,至…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