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武村古建筑群旅游景点介绍
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地处珠三角东部,包括五宅第、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是廖剩甫及次子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建,已有六百多年。
功武村选址背依后龙山,面朝增江水,一条正街如主轴线贯穿古村,由“山”、“水”、“古街”组成功武村的主体格局。正街的东端是古村最早的祠堂——廖氏宗祠,廖氏宗祠面朝正街,背靠后龙山,正街从此而发,贯通到增江河边。增江河边是古码头,正街用青砖(“熟砖”)铺成,两侧商埠临街而建。功武村往两翼扩展地盘,两侧的房屋密集程度和延伸距离相当,呈平衡之势。五宅第位于正街中部南侧,是功武村中现存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群。功武村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地区,集合了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交融,是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龙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传承与演变的重要实例。五宅第及廖氏宗祠等单体建筑在建筑构造、材料、构造和工艺上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是研究当地建筑技艺的典型案例。
2002年7月17日,功武村古建筑群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类号为3-56。
功武村古建筑群历史沿革
功武村的始迁祖为廖剩甫,五世祖剩甫公廖坚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任增城县令,率次子从龙门县城北面的菱角塘迁徙功武村。功武村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建,已有六百多年,廖姓族人自始祖迁至此地传世已有30多代。
功武村的一世祖廖剩甫,是宋开庆进士,太尉、银青光禄大夫,南宋太尉廖金凤之子。元至治元年(1321年),廖剩甫以文学富博任江西瑞州路同。廖剩甫原故居住西林都丫髻山经口,后住菱角塘。明洪武元年(1368年),廖剩甫从西林都菱角塘迁居新址,因先祖以武功文德起家,遂赋新址为功武村。
明朝初期,功武村四世廖兰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开居五宅第。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廖云谷后裔廖观高中进士,将五宅第按进士第格式进行扩建,并在清康熙六年(1667年),修筑五宅古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官厅左右青云小巷口的三栋房屋先后被日军飞机轰炸,后由村民修复。
功武村古建筑群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廖金凤(1238-1307年),字叔详,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初授增城县令,后投笔从戎,累官太尉,阶银青光禄大夫。
功武村古建筑群其他介绍
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为清代建筑。建筑群包括五宅、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等。
现存古民居房屋上千间,院落10余座,其中五宅第和廖氏宗祠的梁架、木雕、灰塑水磨青砖墙体及正街店铺的曲尺柜台,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2002年7月17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正街街道路面青砖铺地,左右店铺的建筑格局。由于村外置码头(货运码头、客运码头),正街便是一个生意兴隆的商埠。现存的店铺中,有一间名曰“畅记”的店铺,仍保存旧时的木板店门、曲尺柜台和近店门而砌的“铺踏头”。在“畅记”杂货店中,有两张黄蜡石板凳,石块光滑,好像打过蜡似的。用手摸摸木凳上的黄蜡石,手感到凉爽。据村里的老人说:黄蜡石可治病,生痔疮的人,只要在黄蜡石凳坐些日子(冬季天气寒冷,要在黄蜡石石面上铺一块草垫),病痛就会“无影无踪”。
正街现存有杏春书室、璞轩书室。杏春书室的窗花,古色古香,人见人爱。璞轩书室的屋顶置龙船正脊,木扇门置铜质的门环。
古码头与正街相通,全长约500米。码头原是广州到龙门水路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处。现残存石阶,码头河堤上种有竹,风景宜人。
在花岗岩石铺地的码头石级路中,有一处名称之“龙关”。过去,功武村青年结婚举行婚礼,都要在这里“过龙关”。结婚礼仪仍保留至今,为婚礼增加了情趣。
修砌路面时,在路边竹林发现一块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维修龙关牌坊刻制的“万里龙关”红沙岩石匾(牌坊于1957年拆毁)。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功武村古建筑群”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