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公所旅游景点介绍
淮军公所,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兴华路346号南90米。淮军公所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清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1891年),李鸿章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
淮军公所是中国北方保存完整的一座以清代徽式祠堂建筑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建筑风格南北兼容,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占地面积约40亩,古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淮军公所是一座具有南方和北方风貌的混合建筑体,其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同时还承载着多重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一处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
2013年5月3日,淮军公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军公所历史沿革
淮军公所原为清苑县城隍庙、土地祠的故址。清咸丰元年(1851年),庙宇废弃。
清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奉旨率淮军至保定,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
清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1891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该祠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作为李鸿章所辖淮军在保定的公祭、驻防机关,并兼有安徽会馆功能。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下特旨将这座昭忠祠中轴线上的一路建筑改为“李文忠公祠”,即李鸿章享堂。
民国元年(1912年),清朝灭亡,淮军公所废弃。
民国十五年(1926年),保定私立志存中学移入该祠。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军区驻淮军公所。
1968年,河北省会由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淮军公所变成机关家属宿舍。
2000年,淮军公所东廊月洞门抢修复原。
淮军公所历史文化
淮军公所建成后规制较高,直接由李鸿章的亲信卫汝贵领导,重大事宜要报李鸿章批准。祠堂内设总理一名,正副值年各二名,每年春秋至祭,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并制定了明细的规章条例,刻石于墙上。入祭本祠堂的准系将士只总督、提督、巡抚、总兵等职衔者达60多人,其中有抗法保台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刘铭传;有不屈于日寇而临危服毒就义的丁汝昌;有在甲午海战中拼死一搏的邓世昌、刘步蟾;有为抵御八国联军入侵,血战天津八里台英勇殉国的直隶提督聂士成等。淮军公所只运行了10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死后,奉诏将祠堂的东路主体建筑改做“李文忠公祠”(李鸿章专祠),西路徽院仍保留为淮军祠堂。民国元年(1912年),清朝灭亡,淮军公所废弃。
晚清时期,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淮军出于湘军。清同治元年(1862年)3月,李鸿章招募淮勇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后,清同治三年(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仅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清同治四年至七年(1865年至1868年),淮军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淮军公所其他介绍
在保定旧城区西南隅,有一处在北方地区很不多见的建筑:房屋高大,“封火墙”随墙脊阶梯式的高出,房基和柱石也比通常房屋高,看上去敞亮明快,气魄壮观,具有明显的江淮建筑风格,这就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奉旨率淮军至保定,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后,于此建的淮军公所。
同时,还为其在南京镇压太平天国而阵亡的将士建了昭忠祠和祭场。李鸿章死后,将昭忠祠改为李鸿章祠堂。该祠堂建筑东西宽115米,南北长120米,占地约25亩,有四个高大的院落,二进院内是由原来的祭场改建的戏楼,造型别致,基本上保留着原来的风貌。昭忠祠正堂的四周墙上及两庑壁间,都嵌有刻石,记载淮军的“功绩”和“烈士”的事迹,是研究淮军的珍贵资料。
2013年5月,淮军公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淮军公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