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旅游景点

开元寺须弥塔

开元寺须弥塔属于文化旅游景点
开元寺须弥塔景点照片

开元寺须弥塔旅游景点介绍

河北省正定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须弥塔,又称"开元寺塔”或"须弥塔”,因风格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相似,故有“正定雁塔”之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开元寺内。唐贞观十年(636年),建开元寺须弥塔。 清康熙元年(1662年),开元寺须弥塔塔体重建,四年后竣工,并命名“开元寺须弥塔”。

  开元寺须弥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塔高42.5米,平面呈正方形,共九级,通体为砖石结构。 下面为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正面有一拱门,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无台阶登攀。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 开元寺须弥塔在建筑上带有较强的官式建筑特色,对隋唐时期的政治及官式建筑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2006年5月25日,开元寺须弥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钟楼合并为:开元寺。

开元寺须弥塔历史沿革

  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初名净观寺。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更名解慧寺。

  唐贞观十年(636年),建开元寺须弥塔。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额开元寺。

  明代,开元寺须弥塔大修,仍保持明显的唐塔风格。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七月二十二日辰时,正定开元寺塔坍塌。

  清康熙元年(1662年),开元寺须弥塔塔体重建,四年后竣工,并命名“开元寺须弥塔”。

开元寺须弥塔历史文化

开元寺须弥塔历史人物

  梁维枢为正定望族梁氏第九世,明晚期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梁梦龙之孙,清初光禄寺卿、吏部左侍郎梁清远之父,官至整饬武德等处山东按察司佥事。

开元寺须弥塔年代考证

  关于开元寺须弥塔的始创时间和早期名称,现存最早的资料——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中记:三门楼“北有雁塔,建乎齐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真定开元寺记》沿用此说。清康熙初年重修塔时有新资料发现,方有“唐贞观十年(636年)始建”之说。据清康熙七年《重修真定开元寺浮图记》碑(图二),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塔因栋柱莫支而自堕,紫衣大德自成入京师募缘,得以重修,施工中筑地基时于地下丈余发现石函,缄封密固,上朱书“贞观十年记”(此碑文中误书为“贞观十三年”)。此后的《正定府志》《正定县志》均采用此说。

开元寺须弥塔建筑特色

开元寺须弥塔结构

  开元寺须弥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塔高42.5米,平面呈正方形,共九级,通体为砖石结构。下面为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正面有一拱门,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无台阶登攀。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

  开元寺须弥塔方座为砖砌、石条压面台基,高1.45米,面阔、进深皆13.1米。正面出青石垂带踏跺八级。塔身第一层较高,石腰线以上为砖砌,以下周圈砌石陡板。每面于两端各嵌饰一石雕力士像,每身力士由一块青石雕制,上下雕出素无纹饰的上、下杭,束腰处浮雕力士。力士身躯健硕,腹部浑圆,作马步蹲坐状,面方阔,深目圆瞪,一副狰狞之貌。除北面西端、东面南端二力士上身着袍衫、腰系带外,余皆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膝间裙裾呈三角形垂至下杭,足穿靴,饰护肩和披膊,臂部肌肉凸起,饰腕钏、臂钏。八力士动作略有变化,南面二身和东面北端、西面南端力士双手握拳置于膝上,肩扛上林,其余四身则一手撑于膝上,一手托上枋。正面东、西二力士所扛上枋处分别刻有“参将臧延庆施石并工价”“参将臧延庆”题记。

  开元寺须弥塔第一层塔身正面辟拱形石券门,前后券脸间设方门,安板门两扇,其上槛浮雕二龙戏珠,抱框雕瓶插四季花卉纹饰,寓意丰足繁荣、四季平安,均具清代风格。上槛上方石券脸上刻饰龙纹,画面正中为一巨型正面龙首,盆口大张,猱牙巨齿显露,阔鼻、圆目,眉、耳极度夸张上飘,角分叉,二角间似饰一宝珠。躯干弯曲沿外弧上延。龙首两旁各刻饰一小龙(已模糊不清),基本对称,旁以少许波浪纹为饰,底边饰圈带纹。拱券门上方嵌康熙元年梁维枢书“须弥峭立”石额,上款“康熙元年夏皋月之吉”,下款“郡人梁维枢敬题”,该塔“开元寺须弥塔”之名由此而来。

  开元寺须弥塔塔内一层顶部原置斗八藻井,已佚,现仅存木龙骨;二层以上塔身高度和面阔逐渐缩小,愈上收缩愈急。每层均于正面施直根窗,塔檐檐角施木制角梁,以挂系风铎。塔顶端冠以塔刹,刹基座、仰莲为砖砌,覆钵、宝珠为铜质,以八条垂链与顶层檐部连接固定。

开元寺须弥塔特点

  开元寺须弥塔造型古朴、端庄,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该塔外形古朴无华、简洁大气,风格与西安大、小雁塔相似,故有“正定雁塔”之称。

开元寺须弥塔其他介绍

  开元寺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

  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

  须弥塔是正定古城“四塔”之一,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195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开元寺须弥塔”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开元寺须弥塔”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