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南省景点>周口市景点>第5页

周口旅游景点-P5

周口市景点导航
4A景区(3个)
3A景区(11个)
红色景区(4个)
爱国教育(3个)
文化景点(92个)
文物景点(95个)
湿地公园(3个)
2A景区(14个)

作者:闫钦莱高丘寺位于项城市高寺乡高寺村。当年上冢棋布,留有原始人类遗址;寺庙林立,烟火旺盛于一时;“高丘耸翠”风景秀丽,曾为项城八景之一。而今,人世沧桑,冢毁庙圮,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留下一些传说史料和文化遗迹了。我在近几年经过搜集查访,愿将高丘寺历史风貌再现给…详情 ▷

柳杭石桥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乡柳杭行政村砖寨自然村中央。石桥为咸丰六年修建,距今已有2多年历史。该桥为三拱红石桥,长17米,宽55米,拱长29米。路面用方石铺成,桥下溪水环绕,池塘花荷飘香,属项城八景之一。桥栏杆用大方砖砌成,现已无存。…详情 ▷

鹿苑寺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东崔街北侧。梁天监四年(公元55年)武帝肖衍创建。唐德中建中(公元78—公元783)年间,敕修,寺宇较前更为盛。元末毁于乱。明宣德五年(143年)牛首僧怀忍重修。正德(156—1521)年间,僧洪锦同乡民张钊鬻产捐修,寺尚巍焕,僧亦辐集…详情 ▷

高寺镇黄冢遗址位于市区南26公里黄冢村东北,原为丘形高地,现在黄冢村学校建其上,地表遗迹无可考证。依据钻探情况,遗址文化层深22米,东西1米,南北65米,面积65平方米,遗址上层为汉魏文化层,下层为商周、龙山文化层,采有商周陶器、龙山陶器、汉代遗物即豆、鼎之类。…详情 ▷

小朱庄遗址位于李寨镇小朱庄村西2米。小朱庄遗址属于“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址分布面积36平方米,高出地面2米,现存文化层8米——3米,出土文物有罐、鼎足、石斧、碗等大量陶器残片。被项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后高老家遗址位于高寺镇后高老家村西北1米处。后高老家遗址为裴李岗文化遗址。呈椭圆形,稍高于周围地面,现为农田。文化层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8米,厚18米,面积45万平方米,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县内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址。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多次勘查…详情 ▷

华佗寺位于郑郭镇东南8公里处。华佗寺是郑郭镇以东几十里的群众,自发为纪念三国神医华佗所建的寺庙。寺庙占地48亩,前后三院,早已不存。现在旧址上建庙房三间,占地2平方米,周围植树,绿树成荫。平时前来烧香祭典祈祷平安者络绎不绝。农历九月九日有庙会,更是香火鼎盛。华佗墓…详情 ▷

南顿清真寺位于南顿镇河北沿清风路西。宏伟壮观的南顿镇清真寺建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中,虽然历经多次战争和地震洪水等劫难,但在当地回族群众的同心协力保护下,清真寺的各大建筑物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全寺共分前后两院:前院是穆斯林同胞地点…详情 ▷

高梅阁墓位于郑郭镇东南35公里李寨村南1米处。高梅阁墓呈园锥形土丘形状,宛若平民大墓,占地面积4平方米,现保存完好。高梅阁即高芳云,字梅阁,是清朝嘉庆年间著名女诗人,豫东才子张安雅之母。她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自幼熟读诗书,善作诗填词、绘画,晚年自号“荆布老人”,著…详情 ▷

德胜城位于秣陵镇西16公里,杨集后高营村北1米。德胜城,唐晋王李克用所筑。唐末,黄巢从长安撤兵东退。李克用在此战败巢兵,矜功自谓“以德取胜”,筑城留念曰“德胜城”。旧时项城八景之一,有诗咏《德胜奇观》:“荒城犹穴兔,邻诸尚飞鸥。感慨先唐迹,萧条古晋丘。林深偏照月,…详情 ▷

文物保护

时代:新石器时代段寨遗址,段寨遗址位于河南省郸城县巴集乡段寨村西北角,南北长391米,东西长283米,面积11653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古聚落遗址,蕴涵丰富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龙山、商周文化遗存。特别是在此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遗物,受到各级文物专家关注。遗址延续时间长…详情 ▷

望鲁台又称“秋胡台”、“鲁台”、“望夫台”。台高丈许,占地一亩,位于龙都淮阳东南78华里处《乐府解题》说,“鲁”有秋胡,纳妻五日而官于“陈”,五年后乃归。未至家,路见一采桑女,美,下车戏之曰:“力桑不如见国卿,今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曰:“采桑力作,以奉高堂,不…详情 ▷

梳洗台是狄青的梳洗台。狄青是北宋时期大败西夏的枢密吏,《水浒传·引言》中所述上天命其下凡的武曲星,与包拯一起保佑宋仁宗,才使宋仁宗“文有文也,武有武也”。狄青因宋仁宗“重文而抑武”被出判陈州。狄青郁郁忿忿,忧国忧民,忧已忧思,常披挂戎装,登龙湖西北隅之柳湖岸畔的一…详情 ▷

读书台读书台为宋代文坛巨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苏子由所筑,是苏辙读经诵诗的处所。苏辙是苏轼苏东坡的弟弟,因受其兄反对王安石改革罪株连,贬为陈州教谕(相当于今教育局局长)。苏辙不要官费,自于龙湖西北隅的柳湖高地上筑庵船形书屋,象征“宦海扁舟”,周植莲花,象征“…详情 ▷

陈胡公陵园有陈胡公墓,俗称胡公铁墓。此墓位于淮阳龙湖东南南坛湖畔,是中华陈姓的始祖墓。陈胡公名妫满,虞舜后裔。周武王灭商后,把他封到陈地,并把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雄才大略,建陈国,筑陈城,兴百业,造福民众,使陈国雄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妫满死在陈国,就葬在这里。周武…详情 ▷

袁甲三墓袁甲三墓位于县城西25公里小孟楼村东。原墓地3亩,神道里许,直达周(口)商(丘)公路,两旁置石人、石马。并有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华士魁、徐世昌等手书碑碣。墓地于1968年被拆毁。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详情 ▷

东汉陈王刘崇墓位于县城北大关东侧段庄西南部,发掘于1988年8月,此墓属东汉中期偏晚,距今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汉代墓葬中,规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砖石结构墓穴,犹如一座“地下迷宫”,河南仅有、全国罕见。淮阳历史悠久,从周武王封舜后妫…详情 ▷

思陵冢即是三国时魏封陈王——曹植之墓居。《河南通志》记载:“曹植墓在陈州南三里,魏封陈思王。”《大清一统志》说:“三国魏曹植墓,在淮宁县南三里。”一连四个冢由北往南依次高度为12米、4米、7米、15米,封土面积依次为1656平方米、4平方米、9平方米、3平方米。最…详情 ▷

九女冢九女冢位于县城南刘振屯乡赵楼村东,196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时期考察:陈地之冢,惟此颇有布置,中一冢,大十数亩,高五丈六。少前,冢颇少,土人谓之香亭,以为墓焚香处也。左二冢,右二冢,各相去数十步,两两相对。其东西又各一冢,西冢亦二冢相连。东大…详情 ▷

小孙庄冢小孙庄冢位于县城东南冯塘乡小孙庄北面,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冢原高3米多,长21米,宽2米,面积41平方米。因多次被盗,现墓已塌方,与地面平。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详情 ▷

毛锢堆冢毛锢堆冢位于县城东南鲁台乡葛营村东约2公里处,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冢高3米,现仅剩15米,长宽各3米,面积9平方米。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详情 ▷

貊王冢貊王冢位于县城东大连乡小吴庄东5米处。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古冢考略》载:“东南有貊黄冢”。今冢高14米,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米,系夯土筑成,冢南部发现有墓道痕迹。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详情 ▷

马鞍冢位于县城南王店乡白楼村西5米处,因两冢相连。状如马鞍,故称马鞍冢。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冢高约8米,长44米,宽33米,夯土筑成。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详情 ▷

黄连冢黄连冢位于县城南王店乡黄连冢村西,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载:“在城南12里,旧产黄连故名,或以黄霸墓误。”现冢高约12米,长宽各6米,夯土筑成,保存尚好。197年,群众在冢南5公里处挖掘一王冢,出土汉代玉衣1件…详情 ▷

青冢青冢位于县城南刘桥村西南约7米处,长5米,宽3米,高5米。经勘查封土系夯土筑成,已露出砖券,砖的式样与境内东汉墓相同。旧志疑为宋代狄青墓,不确。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详情 ▷

西双冢西双冢位于县城西郑集乡万老庄南5米处。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载:“一在城西,高丈余,止一冢,不知何以双冢名传。”1983年11月群众起土时,发现冢南尚有一冢,以证双冢名。在地、县联合调查清理时,发掘北冢为小砖券墓,早年被盗,仅出土东汉时期瓮2件、…详情 ▷

于庄汉墓于庄汉墓位于县城东南3公里的于庄村东。1981年省、地、县文物部门联合发掘清理,墓室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南北墓向,出土文物有三进陶院及西汉半两铜钱、车马饰等。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详情 ▷

白楼古墓群位于县城南和东南2公里至5公里的范围内,北至环城公路,南达七里河,东到扒门庄,近南白楼村西的马鞍冢,面积约1平方公里。1983年,南白楼等村群众,在文物商的吸引下,私自挖掘暴露在窑场、坑塘、废地、河坡等26处取土区的古墓751座,后收回出土文物1万余件。…详情 ▷

马鞍冢楚墓位于县城东大连乡瓦房庄西1余米处,西距新蔡河约2米,由于两冢相连,状如马鞍,俗称马鞍冢。198年至1983年,河南省、周口地区与县文物部门对该冢联合发掘。南冢2米多高,墓平面为“中”字形;北冢4米多高,墓平面为“甲”字形。墓中文物均在早年被盗,冢西5米处…详情 ▷

临蔡故城临蔡故城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今临蔡乡政府所在地)。《河南通志》载:“汉光武帝与王莽相据,筑城临蔡河(今老黑河古为蔡水),故名临蔡城”。《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元年(581年)陈郡改名宛丘。析置临蔡县。大业初(65年)置淮阳郡,并临蔡县入焉。”古城一高…详情 ▷

周口市景点共241个/9页,当前第【5】页
周口市相关内容
周口市地名介绍
周口市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