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旅游景点

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景点照片

宁远文庙旅游景点介绍

湖南省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远文庙,又名学宫,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西南隅,原建于汉泠道故城(今名东城),宋乾德三年(965年)随县城迁建于此。宁远文庙在中国现存的文庙建筑(含孔庙、文宣王庙、学宫、夫子庙、先师庙)中,是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建筑之一,南北长170.8米,东西宽60.2米,占地10282平方米,其规模在中国现存文庙中屈指可数。

  宁远文庙座北朝南,建筑物采用中轴线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建筑分别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两侧对称式排列着登圣坊、步贤坊、腾蛟门、起凤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建筑。大成门及乡贤、名宦两祠建筑相连形成一道东西屏障,将文庙分隔成前园与后院两进院落。建筑布局十分规范,为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式建筑风格。

  1996年11月20日,宁远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远文庙历史沿革

  宋乾德三年(965年),原泠道故城迁来宁远新县城始建,称学宫。

  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朱公庆重建,置学粮六百石;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煅;明洪熙初(1425年)、成化十一年(1475年)相继修复;明弘治六年(1493年),知县漂元振加建棂星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知县周凉惑于形家言,迁学于东廓;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知县刘孔愚复移帮地重建;明隆庆六年(1572年),署县事道州刺黄文科易棂星门为石,崇祯末毁于兵燹。

  清康熙七年(1668年),宗人府高珩捐银二十四两修沿宫墙;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知县徐经颇有兴作,工未竣而去;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县沈仁敷继续兴工完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乾隆七年(1741年)有修葺之役;清乾隆十四年(1748年),训导陈登庸建腾蛟起凤二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7年),知县詹尔廉,尽易其旧;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八年(1882年),黄习俗以四品军功回乡,倡修文庙,耗银六万余两,历时十年,易大成殿、大成门、崇圣祠檐柱为石,重修棂星门石坊等。

  民国元年(1912年),文庙被改为民众教育图书馆。

  民国十五年至民国十六年(1926年~1927年),文庙被县农民协会占用办公。

  民国十六年(1927年),马日事变后,仍为县民众教育图书馆。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湖南私立育群中学从省会长沙避日寇迁来宁远占用文庙作校舍,东西庑、明伦堂等房内均增为二层木楼,楼上作宿舍,楼下作教室,文庙雕花门窗均被拆除。

  1951年,湖南私立育群中学迁回长沙时,只剩空屋架。

  1954年,文庙房舍被改作宁远县粮食局直属仓库,全被安装木仓,东围墙被裕民发电厂开洞作锅炉门,照壁一带为电厂堆木柴的厂棚。后园被宁远县简易师范占用。

  1955年,宁远县人民医院占用文庙外园西围墙建门诊部。

  1959年3月,宁远文庙被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远县文化馆进驻文庙管理(文物专干设文化馆)。省文化厅拨3000元,将乡贤、名宦祠改作图书室和办公室。县文艺学校随文化馆进驻文庙,西庑被改作教室,大成殿被改作男生宿舍。

  1963年,湖南省文化厅拨9000元,翻修大成殿屋面。

  1964年,宁远县文化馆在前园栽柑橘、抽子等果树,大成殿天井内栽柏树。

  1966年,文革初始,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冲进文庙砸毁石雕局部40余处。

  1967年,大成殿孔子神龛、匾额被文化系统的“革命造反派”拆除。围墙上“文武百官于此下马”石碑两块被拆除。

  1968年,文庙被改成“毛泽东同志光辉形象敬仰馆”,在照壁上开大门,可进5吨大卡车;同年,登圣坊外被军管主任、革委主任赵守业批给城关水果业合作商店建水果店,登圣坊被拆除,改为围墙。

  1973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宁远文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说明碑被加进了“批林批旧”的内容。

  1977年,恢复文化馆建制,文庙被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局占用。

  1979年,宁远县文物馆在文庙后园,崇圣祠后建砖混楼房1100多平方米,并在崇圣祠后挖井。

  1983年,湖南省政府重新公布宁远文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宁远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占用明伦堂作活动室。

  1985年,登圣坊前水果店被责令搬迁,登圣坊得以恢复,照壁上中门被堵上,恢复原貌,并对社会正式开放,门票两角。

  1987年,图书馆迁出文庙,县音像发行站占用名宦祠。

  1889年,后园文化馆另在其新舍东开大门,不再经文庙出入。

  1990年,宁远县文化局迁出文庙,文化音像站同时迁走。

  1991年,国家文化局发来修缮申请补助表,造预算20万元。

  1993年,改照壁为仿古式文渊阁。

  1993年,国家文物局下拨20万元修缮经费至省文化局,湖南省文物局派浏阳古建队修文庙,经费未到,只作完10万元木构件而停工。

  1996年,文庙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湖南省文物局派衡山古建公司修缮西厢房。

  2000年,湖南省政府启动文庙环境保护工程,拆除西侧房舍1.2万余平方米。

  2003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来文庙制定修缮方案。

  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全面修缮,当年完成面修缮工程。

宁远文庙历史文化

  开笔礼

  2020年6月1日上午,宁远县在宁远文庙为100多名学龄前孩童举行传统的“开笔礼”,用满满的仪式感为孩子们进行一次尊师崇礼的启蒙教育,以此激励孩子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成长过程中的首次大礼。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宁远文庙其他介绍

  宁远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十分显目,它就是名闻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疑山风景名胜区重要人文景观——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原建在距宁远县的城东11公里的冷道县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县城易名迁址,随县城迁建于今地,又名学宫,是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又是古代社会官办的学堂,它是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是传播儒文化的神圣殿堂。

  宁远文庙历史上曾多次进行修缮。明代洪武二年(1369)、永乐十七年(1419)至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五年(1536)、嘉靖二十六年(1547)数次重修;清代康熙七年(1668)至二十年(1681)、乾隆三十三年(1768)两次重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县人黄习溶因军功被清朝迁授四品顶戴,为振兴人文,捐银倡修,筹集白银六万余两,历十个冬春,于光绪八年(1882)竣工,成为当时“湖湘之最大”。近代,教育的普及,推动学校的教育功能,被辟作“民众教育图书馆”。1926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被作县农运的中心,成了农会、工会的办公地点,后又在庙内先后办了平民女子习艺工厂、县立女子高等小学等。1937年,日寇进逼长沙,省会湖南私立育群中学(长沙市八中)迁来宁远,占用作校舍,直至1951年迁出。随后,被占作县直属粮库的粮仓。直到1959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粮仓才迁出。

  1959年3月,省文化厅拨款3000元,对乡贤、名宦两祠作了简单的装修,县文化馆及县文化艺术学校迁入,乡贤祠改作图书室,名宦祠作为文艺学校的办公及教师、女生住房,西庑作教室,当时大成殿的廒仓尚未来得及拆迁,作艺校的男生宿舍。后来男宿舍搬到二中建在后园内的一栋平房里。外园东边围墙一带,则被县发电厂占用,电厂在围墙上挖了两个大洞,作为锅炉门,墙外盖起了锅炉房,南边照壁下搭建了厂棚,堆放燃料(当时以木柴作燃料烧锅炉)。这期间,尽管先后被各机关、学校、仓库占用,但均未开前门,来文化馆借书的读者,也只能从东侧腾蛟门进入,仍然是封闭状态。

  1963年10月,省拨款5万元整修屋面,防渗治漏,保护和延长这处古建筑的使用寿命。1996年,“文革”开始后,文庙首当“破四旧”之冲,一批造反冲进文庙,半天内砸毁文庙精美的石雕受到摧残,并准备下午来卸瓦拆房,后来,据说是为首的“头头”回家后肚疼不止,又遭其母责骂,才没有率队再来,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1967年,县文化系统“造反派”为紧跟“大好形势”,表现自己是革命群众组织,将两侧厢房辟作展厅,用胶合板封上大成门的浮钉,写上毛主席手体诗词,在照壁上开了可供汽车进出的大门,园内立满了水泥预制板语录牌,拆除大成殿的孔子神龛、皇帝题匾。以毛泽东历史照片为主要内容,把命名为“毛泽东同志光学形象敬仰馆”。

  1973年,国务院再次行文,要求各地保护历史文物,重新立起了“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牌。1974年夏,省拨款3万元,翻修大成殿。1976年,文化馆、图书馆恢复建制,两单位分别以作办公用房和住房,1979年,县文化局从文教科中分出建制,借住西厢房办公。1981年,省拨款4.2万元维修大成殿及崇圣祠。1983年,省人民政府重新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财政拨款1.4万元为大成殿、大成门、乡贤名宦两祠重施油漆。1984年,修复“文革”中-闭的步贤坊,封闭了开在照壁上的大门。自1982年起,开始在大成殿售票参观,每票人民币两分,后改为五分,并在步贤坊收票,收入主要用于解决内卫生维护支出。1985年,县政府限期拆迁了“文革”中建在步贤坊门口的水果店。这年的3月,县文物管理所正式成立,作为群众游览的场所,正式开放。9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令钊先生带领九名学生来宁远采风,对的高浮雕镂孔石雕,作出了可与故宫太和殿丹墀比美的评价。1987年,九疑山风景名胜区正式经省人民政府公布,我们印刷了胶印彩色门票,并标上了九疑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纪念,将宁远作为九疑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景点,对外宣传和对外开放。1989年,省文物局拨款2万元,我们修复了大成殿木质页子门,县财政拨款1万元,在大成殿重塑了孔子座像。

  自1987年,县图书馆开始迁出起,占用的老年人体协活动中心、县文化局陆续外迁,至1989年冬已全部迁出。为了加强安全保卫与售票参观,占用后园的县文化馆也另辟大门出入,不再由进出,开始向专供游览的景点过渡。1995年8月6日,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古建专家郑孝燮、罗哲文先生来宁远考察,被宁远精美壮观的石雕龙凤柱群所吸引,留连忘返,赞不绝口称其为“不愧国宝”。1996年11月21日,国务院正式行文公布宁远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中国文物报》刊登了我的文章《中南最大的孔庙——宁远》,宁远正式通过国家级媒体走向海内外。嗣后,台湾喜义市崇圣博物馆又发行了明信片《宁远大成殿》的照片。1997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编撰的大型文献性图书《中国风景名胜大观》(古迹券)收入宁远照片。此书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并向各国驻华使馆赠送和向海外发行。宁远作为国家著名名胜古迹,由国家主管部门和出版机构推向世界。每年接待游客逐年递增。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一些学者访问了宁远。

  宁远文庙座北朝南,东西宽60.2米,南北长170.8米。占地10282平方米。建筑物采用中轴线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建筑分别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两侧对称式排列着登圣坊、步贤坊、腾蛟门、起凤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建筑。大成门及乡贤、名宦两祠建筑相连形成一道东西屏障,将分隔成前园与后院两进院落,园中池映风荷,绿树扶荫,棂星门石坊峙立,一派中国园林景色;院内建筑,曲廊环回将东西庑、大成殿、尊经阁、明伦堂、崇圣祠连接在一起,为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式建筑风格。中国石雕是宁远建筑装饰的特色,它不仅拥有全国古建筑中唯一的龙凤石柱群石雕,还有月台围栏石雕、丹陛石雕、棂星门石坊石雕,及三对立狮石雕,这些石雕的工艺手法囊括了高浮雕、镂孔、浅浮雕、线刻等,工艺精湛,造型生动,线条柔和。壮观的石雕与朱梁黄瓦的宫殿式建筑相映生辉,吸引了无数来九疑山旅游的客人,为之惊叹。

  门票

  门票20人民币

  景点位置

  湖南永州宁远县城西南隅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宁远文庙”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宁远文庙”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