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Suzhou Museum of Imperial Kiln Brick)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是中国首家以展示“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启用于2016年5月18日,占地面积38875平方米,建筑面积15087平方米 。
截至2016年,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有金砖藏品1439块,藏品的时间跨度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宣统年间 。
2019年3月19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被正式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历史沿革
2013年10月,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开工建设。
2015年2月,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土建工程完成、展陈方案确定。
2016年5月18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开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文化活动
2016年10月14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举办苏州相城-扬州高邮书画联展。
2017年4月1日-15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举办翰墨侨韵魅力相城苏州市侨界书画巡回展。
2018年1月5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举办2018“特”叔的穿越——斯玛特年末画展。
2019年9月30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举办“礼赞七十年奋进新时代”——相城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法美术作品展。
2019年4月19日-20日,中国清代宫廷史研究会理事会暨明清御窑金砖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举行。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建筑特色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建筑地块大致呈“手枪”形,布局采用周边围合的布局方式,营造园林式的内向型空间,使核心保护区面积最大化。基地北面临桥设林荫道,隔绝喧嚣,营造氛围,借助体量高度遮挡南边小区。内部利用生产用房和窑群的分布组织视线,流线设计迂回曲折。博物馆主体建筑是对砖窑和宫殿的综合提炼,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意蕴。它不是砖窑,也不是宫殿,而是兼具“砖窑感”和“宫殿感”的当代公共建筑,展现出“御窑”的精神内涵。博物馆建筑群使用当代广泛应用的各种砖料构筑,层层递进,烘托出金砖。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上突出遗址感,摈弃了传统苏式园林“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风格,采用了“野趣园林”的设计理念。还原了古窑村质朴、天然的村野氛围,以自然荒野的景观设计手法隐喻历史,同时更好地保护御窑遗址原貌。公园内部通过整窑、半窑、残窑等多种状态的窑,形成群体感,再现当时金砖生产场景,并可从多方面了解窑的构造与金砖的生产过程,扩充博物馆本身的知识性。窑村胜迹还原了古窑村的村野氛围,体现出“自然野趣”的设计理念。连廊是参考苏州园林的复廊而设计的,同时透过砖孔可以隐约看见两边的景色,这是借鉴了苏州园林漏景的手法。当代艺术交流中心在造型上提炼了传统砖窑与现代建筑的共通元素。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建筑布局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占地面积38875平方米,建筑面积15087平方米,以主馆为主体,包括御窑遗址、游客中心、当代艺术交流中心、残窑遗址群、配套服务区。
主馆是整个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核心建筑,分成“开物”、“成器”、“致用”三个篇章,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科技模拟、互动游戏等多种展陈手段层层递进,通过“开物——一块砖的修炼”、“成器——一块砖的旅程”、“致用——一块砖的时代”三大展厅,再现了御窑金砖从阳澄湖畔的黄泥粘土到王朝最高殿堂的历炼过程。第一展厅以黄泥铺地,通过一条时间的线索,介绍了从泥土到成砖的一整套流程;第二展厅,以一艘漕船为核心,展示了金砖从相城运往京城,借由京杭大运河与漕船,完成的一个空间上的转移第三展厅,通过一组金砖砖阵,展示馆内收藏的明清皇家御用金砖,以及金砖的使用范围。
遗址园包含窑村胜迹、廊桥观景、残窑址、御窑址四部分内容。廊是串联景观的重要游览线路,连廊连接着接游客中心、交流中心和主馆。残窑址处布置有残窑一号至残窑八号及复制窑。御窑址是一座双孔连体窑,也称“姊妹窑”,为明清古砖窑。
御窑金砖文创体验馆是集手作体验、文创购物、家长休息于一体的互动空间。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所获荣誉
2006年7月,“御窑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游客中心厕所被评为AAA+级、主馆一楼厕所、当代艺术交流中心一楼厕所、文创体验馆厕所被评为AA级、当代艺术交流中心二楼厕所被评为A级。
2019年3月19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入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1年8月,入选江苏省2021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其他介绍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陆慕御窑窑场区域,占地面积近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2016年5月18日开馆,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以展陈“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
御窑金砖因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故称“金砖”。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发现御窑村特有的澄泥土质上乘,细腻坚硬,适宜制成上等地砖,才定下御窑村烧的砖为皇家建筑专用,并赐"御窑"二字。
2006年,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陆慕御窑址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而通过建造博物馆,保护活态文物,展示金砖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想法也在慢慢萌发。2010年前后,博物馆的建造正式被纳入议事日程。2016年5月18日,设想终于变为现实,建设于御窑遗址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揭开了神秘面纱。
如今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的御窑金砖博物馆,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建筑本身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在景观设计上,博物馆摈弃了传统苏式园林“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风格,别开生面地采用了“野趣园林”的设计理念。走进博物馆的大门,信步于绵长的青砖廊桥之上,可见水塘碧波盈盈,芦草交相掩映,恰到好处地还原了古窑质朴、天然的村野氛围,北方的粗狂野趣与南方的精雕细琢在这里巧妙结合。这别具一格的设计来自著名建筑大师刘家琨,其主持设计的作品曾获亚洲建协荣誉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等多个国际大奖。
整座博物馆由游客中心、主馆、御窑址、残窑址、当代艺术交流中心、文创体验馆等几个功能区域组成。主馆分成“开物”、“成器”、“致用”三个篇章,从下而上完美诠释御窑金砖从阳澄湖畔的黄泥粘土成为“奉旨成造”的”钦工物料”,成为专为皇室御用的“天下第一砖”。而整座博物馆的核心灵魂则是馆区内的双孔连体御窑。这座古砖窑从清朝晚期开始投入使用,600年窑火未断,是国内少有的“活态文物”。
自古至今,金砖制作经历代无数工匠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其工序之多、工艺之繁复精密、制作周期2年之久,为砖瓦制造业所罕见。20世纪80年代,在失传70多年后,陆慕御窑开始抢救金砖烧制工艺,几经努力,这一传统工艺终于被“复活”。八十年代末,北京故宫为修复“三大殿”内外地面,采用御窑金砖18万块。2003年北京天安门大规模修缮,采用御窑金砖1万5千多块。现在,故宫每年修缮所用砖瓦均采用御窑金砖,历经600年沧桑的古老御窑,如今又重新红火起来。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