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旅游景点

樊城堆遗址

樊城堆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城堆遗址景点照片

樊城堆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江西省樟树市境内遗址

  樊城堆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城区偏南24公里的刘公庙乡庙下村东侧,雌溪上游,是江西赣江鄱阳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樊城堆遗址高出稻田1-3米,为土墩型,南北长124米,东西宽100米,周长380米,面积12000余平方米。经考古发掘,揭露面积825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4米,发现有房屋、灰坑、陶窑、墓葬等遗迹,出土有石器、陶器等较丰富的遗物。另外还发现制陶窑址。樊城堆遗址文化对探讨江西古文化遗址的分期、分类、分区,研究江西古代史和周边古文化的关系以及江西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2008年03月28日,樊城堆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城堆遗址历史沿革

  1975年,樊城堆遗址被发现。

  1977年,樊城县博物馆派员试掘。

  1978年,江西省省文物队对樊城堆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1979年,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樊城堆遗址展开了第三次发掘,共揭露面积825平方米,取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初步了解了樊城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

樊城堆遗址历史文化

  樊城堆遗址的南限已达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它是江西地区土著文化重要的一支,已被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樊城堆遗址下文化层的文化内涵与筑卫城遗址下文化层属同一类型,是赣江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而且分布范围很广,其主要分布区应为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长江的赣江流域及鄱阳湖地区。其影响所及则东达福建武夷山区,南抵广东北部的石峡文化。考古界已提出命名为“樊城堆文化”。

  樊城堆遗址的商文化,与吴城遗址不同类型。就整个遗址而言,它是江西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青铜时代过渡的一支土著文化(越文化遗存;而吴城遗址的出土物,除鬲而外,其圈点纹装饰、长方形石刀、凹形锛、石范、髙领蝶形纽罐、高领广肩束腰平底罐等等,也逐渐融合到江西地区固有的土著文化之中;因此也可以认为,樊城堆的商文化,也正是融合吴城类型商文化发展的结果。

樊城堆遗址遗址特点

  樊城堆遗址的南限已达于都,北界已到长江边缘,是分布在赣江——鄱阳湖水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樊城堆遗址文化层分上下两大文化层。上层文化(2层)主要为周代堆积,下层文化(3-7层,又称筑卫城下层)系新石器时代晚期堆积。樊城堆下层建筑遗址为地面圆形房屋堵体为木骨泥墙。

  樊城堆遗址通过堆积物可分为七层,第一、二层为商周文化遗存,距今约3500年左右;第三层为龙山文化遗存,距今约4000年左右;第四至第七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4500年,其下文化层与赣江东岸的筑卫城遗址下文化层属同一类型。

樊城堆遗址其他介绍

  位于樟树市区西南约24公里刘公庙镇庙下村东侧,雌溪上游。据清同治九年《清江县志》记载:“樊城樊将军旧宅”,因以得名。

  1975年,在距该遗址几公里的横塘村出土了著名的商代龙足虎耳青铜鼎后,樟树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扩大调查范围时发现了樊城堆遗址。后来,通过樟树市博物馆、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广东省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三次发掘,出土文物丰富,遗址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周时期。它的文化面貌,不但与樟树市境内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属同一类型,与新余的拾年山、九江的神墩、永丰的尹家坪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属同一类型,并且与湖南东部的岱子坪、广东北部的石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有许多相同之处。可见,它是一支分布在赣江中、下游,并与湘东、粤北有联系的原始部落。考古学者称它为“樊城堆文化”。

  该遗址高出周围稻田1至3米,南北长124米,东西宽101米,周长380米,面积1.2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至4米,是一处典型的土墩遗址。

  樊城堆遗址通过三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镞、网坠、陶纺轮、石钻、砺石等;生活用具有杯、盘、碗、钵、豆、罐、壶、水缸等;陶炊器有盘形鼎、罐形鼎、釜形鼎、壶形鼎等;制陶窑址和陶拍、陶垫均有发现,制陶方法有手制、轮制、泥条盘筑均有;陶器的装饰工艺纹饰多系刻画、压印、易刺,亦有彩绘,其纹样达40多种,如粗细绳纹、方格纹、间断绳纹、交错绳纹、菱形回字纹、凸棱纹、篮纹、菱形纹、圆窝纹、凹弦纹、网结纹、回字纹、旋纹、篦点纹、锥刺纹等,以及变体云雷纹、圈点纹、蕉叶纹、米字纹、S形纹、旋涡纹、交错篮纹等;还有彩绘、镂孔等装饰艺术;遗迹有房屋、灰坑、陶坑、墓葬等。

  “樊城堆人”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畜牧业、渔猪等经济的繁荣,逐渐学会构木筑土,建造房屋。樊城堆遗址发现地面建筑大量柱洞和草拌筑红烧土块堆积,其定居后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捕鱼狩猎为辅的生产形式,同时也发展了制陶和纺织手工业,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史实证明,特别是1982年全市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发现和复查的古文化遗址达120多处,经过重新核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市共有11处,其中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有营盘里第一、二、三、四土城和横山垴、筑卫城、樊城堆7处,采集的标本属新石器时代的有杨家岗、老虎岗、观下山、盘子岭4处。以上考古资料说明,早在4500-5000年前,赣中大地的巍巍皂山麓,滚滚赣江两岸的樟树境地内,已出现11处原始村落,我们的祖先——“樊城堆人”就在樟树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并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为以后樟树地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987年,“樊城堆遗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乡庙下村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樊城堆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樊城堆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