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楼旅游景点介绍
赤崁楼,或作赤嵌楼、次崁楼,位于台湾省台南市的中西区,前身为1653年荷治时期兴建之欧式建筑普罗民遮城(称红毛楼),曾为全岛统治中心,至清代已倾圯,仅留部分残迹。汉人稍后在原址之上兴建中式祠庙,战后又由他处迁来九座赑屃碑,终成今日样貌。今日所称赤崁楼其实是普罗民遮城残迹,以及海神庙、文昌阁的混合体,今列为一级古迹。
赤崁楼地理概况
赤崁楼位于台南市中区赤崁街与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楼,原为荷兰人所建。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也把赤崁楼叫做红毛楼,或称番仔楼;目前赤崁楼列为国家一级古迹,也是台南代表性的名胜。
赤崁楼的文物与建筑历经荷兰、明郑及满清时代,初建于公元1650年,其建材据说皆由荷兰人自海外运来,称为普罗民遮城,系荷兰人在汉人起义抗荷的郭怀一事件后所兴建的。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曾经改普罗民遮城为东都承天府,并以赤崁楼做为全岛最高的行政机构,隔台江与今安平古堡相对,十分具有历史与文化的价值。
赤崁楼历史沿革
移民开发
台南市是台湾本岛最早有汉人开始开发的地方。早期的台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称之台江内海。内海西缘沙洲环绕,其中位居鲲鯓之首的一鲲鯓(kūnshēn,即今安平一带),是西拉雅平埔族台湾社的聚居地。台江东岸则是平原区,是平埔族赤崁社所聚集的地方。因此,明代的地图、文献上分别称呼台江西、东岸为台员与赤崁。
早期的汉族移民,可以追溯至明代中叶。当时已有一些倭寇、海盗,以台南为基地为祸附近海域,中国东南沿海居民与台湾少数民族皆深深受其骚扰,明朝廷几次派兵讨伐,与台湾少数民族有了初次接触,也开启了汉人往台湾移民的历史。闽粤一带陆续有居民因为逃荒、捕鱼、经商等目的而移居到台南,在一鲲鯓、北线尾沙洲一带逐渐形成聚落。
普罗民遮城
1624年,原占领澎湖的荷兰人放弃其在澎湖的经营,转而占领台南。首先兴筑商馆并拓展其规模成为西式水岸堡垒,即为台江西岸的一鲲鯓沙洲上的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稍后又在城堡东方,分别兴建了“台湾街”(于今延平街一带)与“普罗民遮街”(今民权路)。前者因为历史久远,又曾是一条繁盛的商业街,故素有“台湾第一街”之称。至于后者,则是台湾第一条有计划兴建的欧式街道。
1652年,发生了汉人起义抗荷的郭怀一事件,荷兰人为巩固其殖民统治,又在普罗民遮街北方建造了普罗民遮城。当时台江潮水可直达城下,闽人称水涯高处为“墈”,讹做“崁”,加上城楼砖瓦皆赤色,在阳光映照下一片火红,因此又称“赤崁楼”。又因它是长满红色头发的荷兰人修建并驻防,所以汉人又称该城为红毛楼。普罗民遮城是用糖水、糯米汁,搅拌蚝壳灰,叠砖建造而成。周围约一百四十一公尺,楼高十公尺半,南北角有瞭望台,还有古井与地窖两所,储存粮食预留水源,作为战时的准备。
承天府
1661年4月,郑成功在任职荷兰通事之汉人何斌的引导下,通过鹿耳门港道,越渡台江内海,首先攻下普城。之后,郑氏立刻改普罗民遮城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并颁布谕告:“东都明京,开国立家,可为万世不拔基业”,设一府二县。在东都暂居9个月以后,郑成功再攻下热兰遮城,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经营。
稍后,郑成功改热兰遮城为安平镇,做为郑氏府第;已改名为原普罗民遮城则是做为全岛最高行政机构。然而不到半年,郑成功即因病逝世。世子郑经即位之后不久,在1664年废东都,改称东宁。承天府裁废后,赤崁楼便成为储藏火药的场所。
清代
1721年,朱一贵起义反清,赤崁楼的铁铸门额被拆去镕铸武器。以后再加上人为的残损,风雨飘蚀、地震颠摇,到后来,赤崁楼只余下四周的颓兀城墙,呈现一片凄清荒凉的景象。
1788年乾隆晚年平定林爽文事件,清朝将福康安将军平定过程刻成八块长方形石碑碑文,以汉文、满文撰写,立置放于赤崁楼(邻近清治时代台湾知府衙门),供人阅览瞻仰。
19世纪后半叶,大士殿、海神庙、蓬壶书院、文昌阁、五子祠等建筑,先后盖在赤崁楼的原址上。这五座建筑物,巍峨高耸,为破落的赤崁城址平添了壮伟气派。
日本对台殖民统治以后
日本对台湾殖民时期,日本人则以海神庙和文昌阁、五子祠当做医院和学生宿舍。
1921年,日本人在拆除大士殿重整该址时,又重新发现了普罗民遮城的旧堡门,然后又发掘到东北角的荷兰炮台残迹,以及通到堡垒地下室的门户,因此将之为历史馆。
战后,重加修缮,成为台南市立历史博物馆。1974年又重修一次,而成今貌。
赤崁楼在1983年被宣布为国家一级古迹。
赤崁楼建筑特色
如今的赤崁楼已完全看不出当年荷兰人所建的普罗民遮城的模样,文昌阁与海神庙两座红瓦飞檐的中国传统建筑是赤崁楼的标记,海神庙位于南面,文昌阁位于北面,二者屋顶均是重檐歇山的表现,重檐之间实即为二楼部分,绕以绿釉花瓶栏杆;文昌阁前的石马后方有一个门洞,就是当年普罗民遮城的大门;目前赤崁楼分三层,楼上以砖石砌成,有曲折的通道;楼上飞檐雕栏,赤崁城楼下有九只大石龟各负丈余的石碑,是乾隆亲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乱的御碑。此外还有别处迁来的断足石马、郑公墓道碑等古物,颇为特别。
另外,赤崁楼还拥有广阔的庭园,除了可供游人散步以外,庭园中也摆设了多项历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开的御龟碑,驮着碑的其实并非龟,而是龙九个儿子之一,名为赑屃,传说中善駄重物,因此常被用来做为碑的底座。
赤崁楼周边景点
赤崁楼是赤崁文化园区的一部分,周边还有祀典武庙、大天后宫等一级古迹,结合起来就像一座古城博物馆。
台南市内还拥有许多历史的热门旅游地点,而且邻近的景点也相当受到民众的欢迎,例如亿载金城、安平古堡等,而台南旅游观光潮流,也正蓬勃发展,当地业者也花招百出,让台南旅游、台南观光内容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赤崁楼其他介绍
赤崁楼位于台湾台南市的中西区,前身为1653年荷治时期兴建之欧式建筑普罗民遮城(称红毛楼),曾为全岛统治中心,至清代已倾圯,仅留部分残迹,汉人稍后在原址之上兴建中式祠庙,战后又由他处迁来九座赑屃碑,终成今日样貌,今日所称赤崁楼其实是普罗民遮城残迹,以及海神庙、文昌阁的混合体,今列为一级古迹。
赤崁楼的文物与建筑历经荷兰、明郑及满清时代,初建于公元1650年,其建材据说皆由荷兰人自海外运来,称为普罗民遮城,系荷兰人在汉人起义抗荷的郭怀一事件后所兴建的,在郑成功攻占台湾以后,曾经改普罗民遮城为东都承天府,并以赤崁楼做为全岛最高的行政机构,隔台江与今安平古堡相对,十分具有历史与文化的价值。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赤崁楼”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