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旅游景点介绍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历史悠久,景致宜人,4亿5千万年前,褒禅山所在原为一片汪洋,随着地壳运动,大海抬升为陆地,陆地又沉陷为大海。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在最后一次燕山造山运动中升出海面。褒禅山,古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其东有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相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仍见坐卧痕迹。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
2020年2月,景区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政策。
褒禅山景点简介
褒禅山,旧称华山,亦称含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处。因唐贞观年间(627——649)慧褒
禅师结庐山下,卒葬于此而得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风之。有龙洞、罗汉洞,洞穴曲折,洞壁怪石错落,钟乳石倒垂其间。有袭女泉、白龟泉,泉水清洌,终年不竭。山上多井,有民谚云:黄山三百六十顶,褒山三百六十井。下有慧空禅院(即华阳寺),为明人郑和所建,气势宏伟,后屡有修建。院内古柏参天,有大、小石塔各一,今已毁坏。四周山势突兀,景色秀丽,北宋大臣王安石曾游此,作《游褒禅山记》文章中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今碑记尚存,众多洞天,泉水之胜,仍吸引游人。古人这里是“路入云堆,禅房四面,峰随意立座,野梅香满山。王安石在游记中记的华山洞,洞内轩敞开阔,石壁上满是记游者的字迹。洞内翠蝶绿裹,树木繁茂,树从中传出铮钲之声,象有人弄琴。次地真乃人间胜景。
褒禅山度假村
褒禅山历史故事
唐贞观年间,慧褒和尚云游至此,见山中龙女泉、白龟泉等大小泉水,终年流泻,起云峰、鳌鱼岭等大小山峰,如列翠屏,心情大悦,遂结庐于此。死后其弟子将山名改为褒禅山,慧褒草庐后经宋高僧中会和尚扩建为褒禅寺,宋元裕和尚重修已初具规模。南宋哲学家叶适任沿江制置使,带兵路过这里,正值大旱,往寺祈雨辄应。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和州州守王大过亦因祈雨灵验,筑喜雨亭。此后,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因而名声大噪。
褒禅山有华阳洞、褒禅烟雨的传说,“华阳洞”,传说仙翁往来此间,故名。华阳洞有天、碑、门、地四洞,其中碑洞洞深形特,洞内历代游客题记遗迹颇多。“华阳”两字系明代万历癸丑岁(公元1613年)海阳范惟美书。
褒禅山相关传说
褒禅山有华阳仙洞、褒禅烟雨的传说,“华阳仙洞”,传说仙翁往来此间,故名。华阳洞有天、碑、门、地四洞,“褒禅烟雨”据说由于“葱菁环峙,如列翠屏,烟雨苍茫,胜似图画。”山岭有石池,潴水
不涸。宋代祈雨处,有起云峰、龙洞、罗汉洞、龙女泉、白龟泉诸胜,星星点点,绵延数里,游者流连忘返。褒禅山幽胜,不独烟雨为然,山有古木丛林,每当山雨欲来,则云雾涌现,蔚为壮观。居巢陆龙腾诗云“杖黎山下几何看,谁识看山不为山,只爱云深山泼墨,苍岭万对有无间。”清县训导罗瑞明有诗“古刹浮屠映碧山,状元题墨翠微间,游人倦憩尘心寂,云自青天水自闲”。华阳洞因在山的南面亦即山之阳,故称华阳洞。此山海拔481米,层峦叠嶂,绿树翠竹错落相映,村舍星散于山谷间,山清水秀,四季如画。唐代高僧慧褒云游至此,感到赏心悦目,矢志“结庐其下”,并尽全力兴建褒禅寺。这就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所提到的“慧空禅院”。慧褒圆寂后其弟子为了纪念他,将华山改名为褒禅山。当地乡绅富户捐资重修此庙,并在寺庙200米处建造大、小宝塔,大塔高20米,小塔高15米。两塔俯视寺院,遥遥相对。遗憾的是,文革期间两塔一庙均被毁。
褒禅山主要景点
褒禅山满山林木葱茏,枫叶、葛藤和知名、不知名的山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移步换景,神奇虚幻。到此一游会给您带来“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艺术享受。
华阳洞自1999年春节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上海、南京、合肥、马鞍山、滁州图库、巢湖等大中城市游客,同时还接待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外国游客。褒禅山风景区已被定为省级旅游名胜,列入巢湖大旅游重点开发景区之一。
在褒禅山的北麓,还有一处新的风光尚待闺中,这就是被游客津津乐道的“褒北桃
源”。她方圆几十里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有一个小村庄桃源村就坐落于此。桃源村有数十户农家百十号人口。春天来到这里,定会被村前的百亩桃园盛开的鲜花所陶醉。村后小桥流水,再往后便是褒北水库,面积约百亩,一湖碧波被岸边葱翠树林染得极明亮,透出醉人的孔雀蓝和翡翠绿。家家户户都用茅草盖房,石片垒墙,一排排茅草屋掩映在绿树丛中。这里远离都市,民风淳朴。每当有客自远方来,山里人特别热情,他们会将家中腌制的腊肉、獐子肉、兔子肉和山珍招待,奉上自家酿制的米酒,非把客人喝得大醉而归不可。顺着桃源村村后的山路拾级而上,时常可看到草丛或竹林中惊跑的野兔和香獐,山顶的巨石上有几个又大又圆的石臼,传说是仙人下棋的遗迹,其实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遗迹,石窝深深浅浅,擦痕明显。
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
褒禅山景点现状
1998年,含山县委县政府本着“尊重历史,保持原貌”的宗旨,筹资300多万元开发此旅
游资源。1999年春节正式对外开发,当时归属于华阳洞风景区管理处。由于含山县政府招商引资,将华阳洞风景区的经营管理开发建设权于2001年7月转让给上海金基房地产开发公司,时间为25年。由于该公司对华阳洞风景区的投资严重不足,没有完成投资额度,2010年9月,含山县政府与该公司解除协议,重新招商安徽香福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原华阳洞风景区改名为安徽褒禅山风景区。第一期工程开发出的华阳洞,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华阳洞属于喀斯特石灰溶岩洞群,整个洞群分为前洞、后洞、天洞、地洞,其特点是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中有河,河可泛舟。华阳洞口百余步处遗留有“古碑仆道”;前洞广场为青石板铺筑,广场中央立有一尊气宇轩昂,神情执着,手持“万言书”白色塑钢王安石塑像;广场北侧建有现代书法家手写的《游褒禅山记》壁廊及昔日和州知府王大过祈雨的碑文;前洞口的右前方,有一尊白龟栖息于清澈见底、终年不涸的清潭之中,此泉叫“白龟泉”;洞口左方立有王安石手迹“华阳洞”石碑;洞口右上方生长着数株千年青檀古树,由于生长在裸露的石灰岩山体上,树根外露,古朴苍老,宛如天然盆景。洞口左侧又有一股清泉
从石缝涌出,即是“有泉侧出”。洞口的石壁上留有许多不同朝代古人石刻,字迹依稀可辨。如今游人逆王公当年游洞路线而行,踏上一座汉白玉小桥,由前洞进入。进洞10多米,首先乘游船“天河泛舟”,上岸后洞道曲折幽深,四壁钟乳千姿百态,有“莲花倒影”、“织女晾纱”、“莲台瀑布”、“美人涌出”、“梦笔生花”等等。再往前,则来到王公当年最后到达的地点“荆公回步”处。绕过洞中“蓬莱图库仙岛”便来到洞中最大的“灵宵宫”大厅,此厅垂直高度约20米,面积能容纳200余人。出此大厅,拾阶而上,便是当年王安石笔下描述的“窈然”之“穴”,即是后洞出口。放眼望去,满目青翠,杂树万千。出洞后沿着王安石当年走过的“大唐古驿道”而下,约1公里可到重建的“褒禅寺”,来此观赏、拜佛的游人络绎不绝;顺着太湖石铺垫的山道一路绵延至山下前洞广场。
褒禅山地理位置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鳌鱼岭。
褒禅山其他介绍
褒禅山历史悠久,景致宜人,4亿5千万年前,褒禅山所在原为一片0,随着地壳运动,大海抬升为陆地,陆地又沉陷为大海。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在最后一次燕山造山运动中升出海面。褒禅山,古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其东有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相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至今仍见坐卧痕迹。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留连忘返。
褒禅山,旧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进而处。因唐贞观年间(627至649年)慧褒禅师结庐山下,卒葬于此而得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风之。有龙洞、罗汉洞,洞穴曲折,洞壁怪石错落,钟乳石倒垂其间。有袭女泉、白龟泉,泉水清洌,终年不竭。山上多井,有民谚云:黄山三百六十顶,褒山三百六十井。下有慧空禅院(即华阳寺),为明人郑和所建,气势宏伟,后屡有修建。院内古柏参天,有大、小石塔各一,今已毁坏。四周山势突兀,景色秀丽,北宋大臣王安石曾游此,作《游褒禅山记》文章中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今碑记尚存,众多洞天,泉水之胜,仍吸引游人。古人这里是“路入云堆,禅房四面,峰随意立座,野梅香满山。王安石在游记中记的华山洞,洞内轩敞开阔,石壁上满是记游者的字迹。洞内翠蝶绿裹,树木繁茂,树从中传出铮钲之声,象有人弄琴。次地真乃人间胜景。
唐贞观年间,慧褒和尚云游至此,见山中龙女泉、白龟泉等大小泉水,终年流泻,起云峰、鳌鱼岭等大小山峰,如列翠屏,心情大悦,遂结庐于此。死后其弟子将山名改为褒禅山,慧褒草庐后经宋高僧中会和尚扩建为褒禅寺,宋元裕和尚重修已初具规模。南宋哲学家叶适任沿江制置使,带兵路过这里,正值大旱,往寺祈雨辄应。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和州州守王大过亦因祈雨灵验,筑喜雨亭。此后,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因而名声大噪。褒禅山有华阳仙洞、褒禅烟雨的传说,“华阳仙洞”,传说仙翁往来此间,故名。华阳洞有天、碑、门、地四洞,其中碑洞洞深形特,洞内历代游客题记遗迹颇多。“华阳”两字系明代万历癸丑岁(公元1613年)海阳范惟美书。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褒禅山”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