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旅游景点-P55
在山西襄垣县城东北25公里仙堂山腰。四面环山,松柏苍翠,泉水蜿蜒寺侧,环境清静优美。寺址内外,五泉涌出,故又名五龙寺。创建年代不祥。相传某夜风寸雨大作,飞砂走石,林木倾坏,人呼马叫,翌日寺成,山门横额“仙堂”。明清两代屡有修葺,现存山门,东西配殿,三佛殿,禅院等,…详情 ▷
在山西沁县城东公里东郎村北侧。始建于晋,宋、元、明、清各代有修葺。前后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大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等。中殿历史较早,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出檐深远,翼角恽飞,殿顶单檐歇山式,举折平缓。梁架全部露明,四椽伏乳伏在金柱上搭交,结构规整,手法…详情 ▷
位于武乡县城北15公里处的楼则峪、石北、张村一带,其动物化石属三迭纪(开始于约23万年以前)二统以中国肯氏兽类为主的动物群化石。另外,武乡县全境有新第三纪以三趾马为主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在世界享有盛名。三趾马是马类进化中的一个分支,个体比现在的马小,每蹄均有三趾,现…详情 ▷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南部的分水岭一带,是古代的一个墓群。亩墓中的文物古迹,为研究长治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1957年以来,市博物馆配合山西中文物部门对分水岭的占墓群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清理。现巳发掘清理春秋、战园、汉代及其以后的墓葬27多座,出土了大批石…详情 ▷
在山西长治县城南12公里西八义村内。创建于唐,宋、元、明各代均经重修。现存前殿为宋代遗构;后殿明代重修,尚保存元代风格;其余厢房配殿皆为明代重建。前殿台基高约1米,殿身宽广各各三间,六架椽,悬山式屋顶,出标甚长,约合次间之半。殿顶坡度平缓,檐头翼出较大,琉璃脊兽全…详情 ▷
看点大佛殿殿内保存有五代壁画21平方米,东壁绘“维摩变相”佛教故事。扇面墙正面绘观音、大势至二菩萨。拱眼壁和阐额上保存有五代彩绘11平方米。殿内还保存有五代石香炉、宋代石经幢和石罗汉。大云寺在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详情 ▷
看点自古以来,城隍庙都建在城里,可天下都城隍庙却建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座大山——天紫岭上。此山独矗山头,威武壮观,庙前举起目,可望数百里之遥。介绍天下都城隍庙位于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座大山——天紫岭上,坐北向南。为一座完整的单进四合院,坐北朝南。从山…详情 ▷
金代砖墓是考古工作者于1959年在山西省侯马市西郊牛村南发掘的,当年迁移复原于市内。金代仿木砖墓建于金卫绍王大安二年(121年),即金章宗明昌七年(1196年),墓主为金代董明、董海。两墓均为四合院形式,南廊北厅东西厢房。墓室四壁用砖雕出墓主人的家居生活情景。装饰…详情 ▷
腰东汉墓群腰东汉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汉地址:蒲县西坪垣乡腰东村村北墓区东西约5米,南北约1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五、六十年代曾先后发现过几十座墓葬。发掘过墓葬一座,清理出石棺1副,石棺为红砂石,经过打磨拼砌而成,做工较粗糙。墓内随葬品主要有陶罐、陶鼎、铜镜等。…详情 ▷
真武祠位于蒲县城内昕水河南岩翠屏山山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该祠堂建筑工地为砖雕仿林结构,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正殿面阔一间,进深945米,单檐歇山顶,檐下施砖雕斗拱,五铺作,转角斗拱一攒,后部紧靠黄土山,故大部埋在土中。殿前斗拱下有莲花垂柱四根,普拍枋下为砖雕莲花…详情 ▷
结义庙是乡宁县古代建筑中保存至今比较完好的建筑群,庙宇在县城西关座北向南,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琉璃吻兽,色泽鲜艳,金碧辉煌,木、石雕刻艺术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结义庙创建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康熙已卯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县何文丙改建…详情 ▷
华灵庙抗日纪念馆,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境内,地处乡宁、襄汾、新绛三个县的中间地带,占地面积约5,主要建筑为抗日纪念碑、展览厅,其中展厅面积3。27年9月建成开馆,并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为周边3余万名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1941年12月,发生在山…详情 ▷
对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世界意义。历经3年探测,已获重大成果(见人民日报24年1月3日有关报道)。它不仅确证了5年中华文明及其生生不息的延续性,而且为我们托出了一个清晰可鉴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广泛认识价值的尧及尧的…详情 ▷
麻衣寺位于县城北17公里处,县级马唐公路从山下穿过,交通十分便利。麻衣寺景区东至沁河,西至牛头山,南至罗云沟,北至磨沟,总面积215公顷。主峰海拔157米,建筑于金代的麻衣寺塔矗立于山巅,沁河依山流淌,素有“沁湾塔影”奇观之称。麻衣寺山,森林植被多样,乔木以侧柏、…详情 ▷
黄河仙子,名曹仙媪,俗称曹娘娘。相传原是陕西宜川曹家庄人。从小父母双亡,跟哥嫂生活,经年劳累,不得温饱。仙媪貌丑,常遭恶人欺辱讥讽,哥嫂也待他不好,动辄恶言相叱,拳脚相加。只有小侄女心地善良,见姑母遭欺,常好言劝慰。哥嫂把曹仙媪当长工使唤,从不管她的终身大事,提亲…详情 ▷
天圣宫古遗址位于县城南2公里的贯里村,为唐皇所建的宗庙。唐皇视老子为先祖,武德三年建词,开元十四年(726)诏改庆唐观,御书额及碑文赐之,命高力士重修。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内有六圣御容、后唐长兴中增修、宋景德二年二月甘露降殿柏,百鹤来翔。敕建前后三门道…详情 ▷
朝阳寺,位于永和县县城西北梁家坡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南向北,占地54平方米。寺内原存铁佛1尊,石窑3孔,原植白牡丹数株,据推测花龄在3年以上,已呈野生状态。1995年,县佛教协会重新维修,新加琉璃瓦顶,新塑佛像数尊,并从河南洛阳购买回牡丹2余株,月季2余株,芍药1…详情 ▷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名相。据岳阳(今古县)县志记载“赵上卿蔺相如为岳阳宝丰里(今古县北平镇李子坪村)人。其河曰蔺河,其村多蔺姓,其坟墓至今巍然独存”。蔺相如为人机智勇武,有远见,善谋断,为赵国抵御强秦、壮大国势立下了汗马功劳。“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详情 ▷
观音阁原名“兴源寺”,位于汾西县城北1公里的李安庄村,始建于唐代,现存均为明清建筑。观音阁依山势而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各有传奇。前院正面“宝阁”,正塑观音,端坐莲台。结构严谨、古朴、浑厚,造形美观,玲珑别致。中院砖窑3孔,两窑供老君、地藏金像,一窑龙泉水顺…详情 ▷
在山西侯马市西北郊基建工地发现,1959年和1969年,分别迁于山西考古研究所候马工作站院内。墓主人一名董海,一名董明,先后于金明昌七年(1196年)和大安二年(121年)埋葬。均为仿木构砖雕墓,平面皆方形。董海墓为前后两室,系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形制。结构复…详情 ▷
洪洞县城东北的霍山南麓,是霍泉的发源地。山上古柏苍翠,山下泉水潺潺,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七色琉璃塔,金碧辉煌,巍峨壮丽。这,就是中国乃至佛教诸国公认最美丽的佛塔“飞虹塔”。飞虹塔距今已有4多年的历史,塔平面为八角形,13层,全塔高47米,屹立…详情 ▷
霍泉水神庙亦称明应王殿,在县城东北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坐北朝南,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沿中轴线往北有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据庙寺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元时大地震毁坏,又于元延佑六年(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了山门和仪门。水神庙东西宽深各五…详情 ▷
介绍:坤柔圣母庙在山西吉县城东北8公里谢悉村土垣上,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23年),元延佑七年(132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年)局部重建,现存坤柔圣母殿为元代遗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内减柱造,四根金柱移于次间,柱头施大雀替,额枋两层,分置上下,…详情 ▷
介绍: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出。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详情 ▷
介绍:雁塔在山西霍县城南2公里塬上。塔上雁巢甚多,故名。寺依塔名,人称雁塔寺,仅存遗址。雁塔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修。塔高16米,八角形,五级,密檐式,空心,塔身层层向内收分,檐下砖雕斗拱八十八攒,比例和谐,镌刻精致,挺拔高耸,造型秀美。登临…详情 ▷
介绍:水神庙在县城东北17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由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位居寺内后部当心,元延佑六年(1319年)重建,宽深各五间,四周回廊,重檐歇山顶。殿内塑水神明应王及其侍者像十一尊,皆为原作。四壁满布壁画,内容为祈雨…详情 ▷
介绍:龙子祠泉在山西临汾市西南18公里姑射山麓。群泉争涌,如蜂房蚁穴,四周渠道纵横,密如蛛网,流量625立方米,分12道官河,灌溉襄陵、临汾两县汾西地带。龙子祠即康泽王庙,位于龙子泉旁。每年四月十五日有庙会,居民云集。祠前有清音亭,亭侧有云津桥。祠创建于唐,元至元…详情 ▷
介绍: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唐碑中还雕有屋形龛一间,内置卧…详情 ▷
介绍:侯马发现的晋国古城遗址有5座。位于牛村的一座古城称牛村古城,位于牛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称平望古城。古城遗址现被压在地下一米左右深处。平望古城遗址的东南角和牛村古城遗址的西北角叠压在一起。牛村古城南北长134米,东西宽11米至14米,城墙是分块夯筑的,南墙内有一…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