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渡槽位于白鹤镇,西起新楼村,东至溪东村,横跨14国道、三茅溪和“上三”高速公路,处于北干渠中腰地段(2985——3647.5),为连接三茅溪东西两岸灌区的纽带工程。变截面悬链线浆砌石拱结构,全长797.5米,由11跨大拱和79孔小拱桥组成。设计跨度大拱每跨56.5米,计算矢高17.32米,矢跨比13,最大高度28米。槽身宽5米,高3米,梯形过水断面,可通过最大流量1.5立方米每秒,槽岸两侧各有一条与槽身同长度的1米宽人行道和栏杆。西首槽头建有闸门房,设节制闸和退水闸各一座,以控制过槽水量和排泄上游渠水。1977年8月15日,红旗渡槽工程指挥部成立,9月15日,渡槽工程开工。开工后至1978年11月中旬,来自12个公社198个大队的75名民工,历经一、二两期工程施工和三次群众性大会战。红旗渡槽时为全国最长的多跨浆砌石拱渡槽,大拱拱带和槽身分别以天台特有的苍南绿色条石和大地林特产的浅红色岩材砌成,中三跨槽身两侧镶嵌郭沫若手迹集字制作的“天水飞渡”四个大字,颇为壮观,已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211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