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物保护单位-P10
洪山宝塔原名灵济塔,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年间改名宝通寺塔,清同治年间重修。七层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基边长47米,各级诸面均设券门,塔顶径4米,上设铸铜宝刹。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内有石阶盘旋上至顶层。外壁嵌元代塔记七方。(第一批)洪山宝塔位于武汉市宝通禅寺后山,…详情 ▷
宋庆龄汉口旧居在汉口沿江大道的黎黄陂路口,有一座高三层的小楼。它有着杏黄色的外表和纪念碑似的塔楼,是座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在临近沿江大道的一侧,三段构图的手法将小楼内廊巧妙划分,借以回廊的雕花铁栏和铁制吊灯,让人浮想联翩。宋庆龄所居住的这座小楼,始建于1896年…详情 ▷
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汉口开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大楼总高4米,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9平方米。大楼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组成,塔式钟楼位于楼顶。主楼、钟楼均…详情 ▷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武昌解放路259号,即现湖北武昌实验小学院内,是原清“两湖书院”地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为培养国民革命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尚存…详情 ▷
九女墩在东湖西北岸。相传太平天占领武昌时不少获得解放的妇女参加起义。后清军反扑,于城郊大肆,有女兵九人,不为敌威所屈,在此英勇抗击,壮烈牺牲。乡人将其遗骸合葬于此。时为避清政府,故不称坟而称墩。建国后,加以培修,在岗顶墓前建有7平方米的层台,周有护栏,南有36级台…详情 ▷
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的蛇山南麓。与辛亥首义英雄烈士雕像相邻。1928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年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同人为纪念孙中山的革命伟绩,在武昌蛇山西段兴建了“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与纪念堂,由当时辛亥首义公园的经理夏道南和首义伤兵代表何正方…详情 ▷
陈子墩遗址位于蔡甸区永安镇古迹岗村,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锛和铜刀、镞、矛、剑、锥及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褐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器形有鼎、碗等,属石家河文化;商周代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有…详情 ▷
熊伯龙墓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九如桥村,清代墓葬。墓冢坐北朝南,圆形,封土堆高3米;墓碑高15米,宽65米,立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碑文为“皇清诰授中大夫谥学士前乙丑科榜眼熊公钟陵之墓”;外有墓园。熊伯龙(1616~1669),武汉蔡甸人,清代著名无神论者,…详情 ▷
钟子期墓位于新农马鞍山南麓的凤凰嘴上。有“楚隐贤钟子期墓”残碑1座,系光绪十五年(1889)所立。198年重修旧墓,墓高13米,直径47米,依山傍水,矮山护冢。1987年,又按原碑文重新立碑,碑高15米,宽7米,并筑有知音亭。钟子期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在民间流传…详情 ▷
双凤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鲁台镇鲁台山顶。为纪念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而建。原建于城内,明天顺七年(1463)复建于鲁台山麓二程祠,清康熙五年(1666)移建于今址,道光二十三年(1843)毁于风暴,二十八年(1848)修葺。六角三层攒尖顶,高1米,底边长33米。木…详情 ▷
宝通禅寺位于洪山南麓,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1983年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1992年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三楚佛教圣地之一。宝通禅寺,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公元42479年),距今已有158余年历史,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为…详情 ▷
汉口总商会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949号。由汉协盛营造厂设计、施工,1919年始建,1921年正式启用。抗战期间,曾是各阶层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1938年3月27日,在周恩来和郭沫若的组织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此成立,发起人包括…详情 ▷
贺胜桥北伐军阵亡将士陵园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贺站镇西南。1926年8月3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第七军第二路向贺胜桥吴佩孚守军发起勐烈攻击,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激战取得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纪念贺胜桥战役中牺牲的北伐军将士,1929年1月在此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呈长方形,坐北…详情 ▷
汉口近代建筑群包括德国领事馆旧址、汇丰银行大楼、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和水塔。汉口德国领事馆旧址,位于江岸区沿江大道13号(今一元路与沿江大道的转角处),196年建成,为一幢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殖民地式”建筑,具有典型德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1917年3月…详情 ▷
1912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的居所。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携全…详情 ▷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汉口京汉大道车站路附近。建于193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该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大型车站,其主体建筑候车大厅年代较早,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历史见证。虽然已经是深夜,深秋的空气让冷意渐渐渗入身体,李剑飞站在京汉火车站…详情 ▷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即南洋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民众乐园旁边,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1996年11月2日,该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由爱国华侨简氏兄弟于1917年兴建,大楼共有六层,系水泥钢筋结构,十分坚固。1927年1月1日至当年…详情 ▷
胜像宝塔又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原在武汉市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1984年迁入黄鹤楼公园西大门人口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白云阁以西433米处,胜像宝塔塔高936米,座宽…详情 ▷
无影塔位于武昌区洪山西麓的洪山公园内。无影塔原名宋兴福寺塔。兴福寺原名晋安寺,始建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年间(552554年)。隋文帝仁寿元年(61年)改称兴福寺。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年)重建兴福寺并建此塔。兴福寺毁于近代,1953年该塔迁移至洪山公园内。无影塔为…详情 ▷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号,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8年,1926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此举行开幕式,之后在汉口黄陂会馆(已毁)继续进行。中共“五大”是在国民党发动政变、…详情 ▷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号。湖北省立图书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4年),由张之洞主持创办,当时馆址设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198年迁入兰陵街东侧原博文书院校舍(今武昌区);1934年2月,省政府决定筹建新馆,同年6月,选址武昌蛇山抱冰…详情 ▷
193~193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余座山丘之间,东、北、西三面环水,滨临东湖西南岸。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是武汉大学早期校址。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改名为国立武汉…详情 ▷
阅马场(过去称阅马厂)与红楼,是武汉市民熟悉的地名和建筑物,但能道出它们来历的人却不多了。明代的教场称作阅兵楼,在武胜门外,有演武厅3间。清顺治年间,湖北巡抚刘兆麟在蛇山南麓重建新教场,称为间马厂。它是清军练兵演武的操场和举行武科考试的考场,也设有演武厅。清军绿营…详情 ▷
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武昌区都府堤2号,建成时间不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占地3平方米,现保存有四栋原房,临街一栋楼上为当年陈潭秋夫妇住房。该地原为武昌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学校小礼堂举行开幕式,原址小礼堂已不存在。“…详情 ▷
槐山矶驳岸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槐山西麓长江边。金口距武昌城2余千米自汉代开始就是江边一古镇,这里水运发达是江夏地区的重要水码头,槐山距金口镇约一千米。明嘉靖年间(1521~1566年),出于商业和航运发展的需要,由当地政府和商户出资修建了供航运拉纤和船只停靠的驳…详情 ▷
明代。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面积约76万平方米。明代楚藩王墓群。龙泉山的天马峰和玉屏峰相环,形成葫芦形小盆地。历代明楚藩王均葬于此。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藩武昌。朱桢生前定龙泉山为“仙境”,辟为“寝山”。洪武十四年()在龙泉山始建茔园…详情 ▷
唐至明代窑址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部的梁子湖与斧头湖之间。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4655331~114655332,北纬3655338~36553322。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我国南方生产影青瓷、青瓷的重要窑址群。1974年文物调查发现湖夏村窑址群;1982年…详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北5公里处黄陂县滠口镇叶店村。是一处相当于二里冈下层晚期的商代大型文化遗址。1954年防汛取土时发现。遗址东西横距约11米,南北纵距约1米。考古发现城内有保存完好的大型宫殿基址。城外分布有居民住地、手工作坊、小型墓地、贵族墓地。出土…详情 ▷
禹稷行宫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洗马长街86号,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现存建筑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是一处为纪念大禹而建的古建筑群,包括禹稷行宫及禹碑亭、朝宗亭、山门、楚波亭、碑刻。整个建筑群占地19平方米。禹稷行宫呈…详情 ▷